王淵儒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白鹿中心小學,江西 九江 332800)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精神充沛,充滿活力,對于新奇有趣的事情都想嘗試。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結合這一學生特點,采取科學靈活的思路和理念開展和落實閱讀教學活動,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自身的文學素養,在此基礎上實現語文水平的綜合提升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要抓住這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和機會,對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開展整體教學,使得教學活動避免形式化、流程化,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通過靈活的開展閱讀教學,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還能在此之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其他綜合素質打好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通過對閱讀教學制定相應的授課計劃來保障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得教師的語文教學活動更加深入[1]。
大多數語文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存在過于單一,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劣勢,進而導致小學語文學科整體教學活動略顯單薄,不夠豐富化和多元化。而通過靈活化、定期化的開展閱讀教學,保障學生的日常閱讀保持統一的、整體的狀態,就會極大的幫助教師提高語文教學的系統化、整體化、長期化、穩定化,既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語文學科教學效果的穩步提升。
由于未經過系統的訓練,大多數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語文學習興趣不強,在語文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極低,不愿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閱讀教學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緩解這一教學現狀,學生通過閱讀有趣味、有深度、有質量的文本素材,會慢慢的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進而萌生出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快速的調節和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提升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保障學習的有效性。
受制于有限的人生經歷,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本身就不高,因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科學的設計師閱讀教學計劃,具體來說,可以在對學生的現有閱讀水平進行綜合考量的前提下開展階段化、層次化教學,比如在教學前期,可以讓學生優先閱讀短篇的、容易理解的、內容簡單直白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兒落了”類似的文章,讓學生建立起較為清晰的閱讀概念,為日后的深入閱讀打一個基礎,在此基礎上,將閱讀素材升級為較為長篇、人物關系相對復雜的文章,提高學生對文章信息的自主提取能力和對文章主旨內涵的感知能力,這樣一來,通過循序漸進的閱讀教學既可以科學的結合學生認知能力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自主閱讀。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更要依托于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就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來說,教師也需要重視學生的興趣,以此作為出發點挑選優質的閱讀素材,在滿足學生閱讀口味的同時還能保障學生閱讀內容的高質量,做到雙管齊下,內外兼備。除此之外,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閱讀素材還可以有效的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愿意主動的嘗試自主閱讀,并逐漸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2]。
一個舒適、自由、輕松的閱讀氛圍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減少傳統的課堂壓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深入的進入文章情境之中,準確的體會和感悟作者情感,從而實現有效閱讀。比如,在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閱讀小游戲或者創設多樣化的情境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劑學生情緒,幫助學生保持高效的閱讀狀態,具體來說,可以開展“課堂小劇場”的形式進行情境化教學,讓學生自行選取一個文章片段嘗試進行劇本化改寫,然后自行分配角色,經過排練之后以舞臺劇的形式展現給同學和老師看,經過在這一系列的操作和嘗試,學生在相互協作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實現對文章內容的深層化理解和解讀,還能切實的提高自身對文本的解析水平,有助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學會放手,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發揮空間和多樣化的選擇,不要過分干涉和限制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應秉持引導為主的閱讀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也就是說,教師在小學閱讀授課中,應當相信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而教師只需要在旁邊進行必要的輔助性工作即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才是最明智的教學手段。與此同時,學生在相對開放的課堂上自主閱讀,并將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書感悟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逐漸積累閱讀素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內在的閱讀能力,實現讀寫能力的同步教學,使學生提升學習成就感,提高自我認同感,肯定自己的價值,對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起著正向的推動作用[3]。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即應當就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展開全面化、系統化的教學,在此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保障語文學習有序展開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閱讀的價值,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活動的魅力,逐漸培養自身的閱讀習慣,最終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