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鑫
(新疆庫車縣第八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在傳統模式下,課堂教學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各方面要求,所以教師自身需要做好與時俱進,要能夠積極應用網絡中的各類豐富資源,及時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深入落實備課、教學、課下作業以及與其他科目整合等多個方面的要求,切實提升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由于不同學生的家庭條件及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在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上也有所不同。有些學生在很小時候就開始接觸使用計算機,所以具有扎實的計算機信息基礎,而地處偏遠的學生則基礎較差。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能夠得到最為合適的教育,所以很難從整體上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
有的高中語文課堂仍然不能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影響,課堂上依然是教師講解,學生在下面聽講,互相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教師是以完成教學課程為目標,對學生是否聽懂和理解缺少關注,因此教師并不知道學生究竟想學習什么、學到了什么,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早在十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嘗試應用體驗式教學。但時至今日,課堂上教師依然占據著主體的地位,學生尚未完全成為課堂主體,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有效激發,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難以提升教學質量。
盡管當前很多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都已經開始應用互聯網技術,但是其卻并未能夠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究其原因是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存在不足,無法實現互聯網教學的平常化,導致融合互聯網技術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無法體現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
“互聯網+”教學模式屬于新型教學模式,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擁有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應用平臺,具體可以借助問卷調查服務平臺為教師備課提供在線調查問卷和在線測試服務,使教師能夠及時、準確、科學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思想動、心理需求,從而能夠合理調整教學方法。
例如在進行《枚舉算法》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從互聯網上下載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的片段,在該電影中有一個模糊電話號碼的片段,教師可以通過此知識點教學并拓展程序算法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主動接受枯燥無味的程序算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始終堅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嚴格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出能夠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趣味性課堂教學內容。
“互聯網+”教學模式及方法更為多樣化,可以顯著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定位準確性。例如應用微課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微課還具有內容精煉、時間短、錄制及使用方便等優勢,能夠很好地滿足互聯網+課堂教學需求。微課自身所具有的資源多樣、淺顯真實、主題突出、目標明確等特點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堂課中應用3-5個微課案例,以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并且可以有效減少授課時間,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互聯網+”背景下,學習資源較為豐富,很多信息技術課程都需要通過實際操作才能夠真正掌握。但很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重視布置課后作業。高中所學習的信息技術知識相對簡單,屬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基礎。以學習word表格修飾為例,教師為學生講解修飾邊框后,將白框加粗、單元格底紋設置等操作作為課后習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或查閱相關資料的形式來解決。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相關的操作,要求學生自主完成,通過這一形式,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應用掌握更為熟練。相關研究表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能夠有效提升其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并且理解更為深入、掌握更為扎實。
當前各類應用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積極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獲取的方法、信息識別的方式以及信息加工處理和傳遞的過程。學生自身必須要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才可以促進其融合其它學科,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應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并將其作為查找學習資料的工具,以確保所有學科的共同進步,幫助學生提升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但在融合過程中,需要確保所選擇的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之間存在相通的地方,并且能夠保證某些地方可以實現緊密結合,同時還需要其他學科的知識可以與信息技術相融合。
“互聯網+”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是教學改革的一大創新,同時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于課下作業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多重方式共同入手,讓“互聯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