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居清
(旺蒼縣化龍鄉中心小學校,四川 廣元 628000)
時政是政治教學中的一部分,所謂時政就是當前熱門或者典型的政治話題和事件,將時政引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時政教學符合當前教育的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對真實事件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而當前的社會對學生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因此將時政與道德法治課堂結合在一起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時政教學有助于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和優化教學內容,對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時政教學雖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符合當前教學的發展,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合理的選擇時政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出時政材料內容對學生的指向性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能力有限,他們對時政材料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不是所用的時政材料都適合應用到教學中,教師要從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出發,合理的選擇時政材料,更好的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在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珍愛生命》這一內容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掌握一些自救的方法,培養他們健康生活的意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時政新聞,如某地區發生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又比如某中學校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產生輕生的念頭等,這些都是社會中發生的一些具體事例,利用具體的事件來刺激學生,讓他們領悟到生命的渺小,從而培養他們熱愛生命,珍視生命的良好品質。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多,在開展時政教學的時候應該將理論與時政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喜歡當方面的講解,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記住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對知識的應用不夠靈活。開展課堂討論,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將時政引入到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法治建設的含義。比如在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我們與法律同行》這一內容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樹立法治的信仰,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點,選擇合適的時政資料,如社會中比較關注的“電信詐騙”“拐賣兒童”“販賣毒品”等都是一些違法行為,但是社會中還是有很多人忽視法律,干違法的事。教師引入時政資料或者話題,學生們自主討論和交流,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他們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時政教學給初中給你道德與法治課堂帶來了新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主動提出一些時政的話題和資料外,還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時政新聞和話題,在課堂上與同學進行分享,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出一些真實的時政案例,為學生們創設更真實的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情感的升華。比如在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網絡改變世界》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多樣化的教學課件,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網絡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時政新聞,如網絡購物比較火爆的“雙11”“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的應用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等,這些都是建立在網絡發展基礎上的;但是網絡的發展有利有弊,教師也可以提出反面的時政案例,如“網絡詐騙”,并利用多媒體呈現出為“網絡詐騙”的真實視頻案例,帶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
在教育體制改革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師應該積極探討的話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將時政教學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鋪墊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給初中給你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靈活應用時政教學,打造更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