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娟
(新建區流湖中心小學,江西 南昌 330100)
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情感態度還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大大減弱,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心理傾向,也是學生學習態度的首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通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化設計進行分析,旨在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各位同行進行探討。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情感方面尋找切入點,找到學生情感與英語學習之間的聯接點,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為進一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多種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迅速融入到英語學習之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首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實踐生活相聯,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以此激發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比如在學習《My weekend plan》這個單元時,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將自己的周末計劃表述出來,比如自己想要去哪,有什么打算,跟誰一起參加什么活動等等,教師也可以安排兩名學生進行對話,在交流中相互介紹和提問,這樣能夠在交流中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式的情感表達情境,學生能夠在表達真摯情感的同時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并有效掌握英語知識。另外,還可以增設游戲環節,游戲教學更易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符合現階段學生好奇心強、好動的行為特征,在游戲中學生能夠迅速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并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How can I get there》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英語卡片,卡片中的單詞都是本單元課程中涉及的名詞,例如behind、near等,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任意兩名同學參與游戲,一名同學看著英語單詞進行表演,另一名同學猜他所表演的是什么,并用英語表達出來,通過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引導者、指導者。在英語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并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此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意識要予以肯定和支持,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并通過鼓勵式評價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學生也能夠在參與英語教學活動中收獲快樂,這樣的情感體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在智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良好表現予以“Good”、“Perfect”、“Nice”等肯定式詞語進行激勵,同時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比如在學習《My holiday》這個單元時,教師提前好評價表,評價表的設計要以假期為主題,發給每位同學,然后再準備一些小粘貼,這些小粘貼是景點、食物等,給每位同學發五個,課程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分數為1-5分,幾分就粘幾個小粘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能夠有效提升自我意識,以此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動性和自主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依據當前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情感需求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小學生更注重直觀感受,如果教學內容的設計過于枯燥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可以將課本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情感化設計,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其積極主動的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設計,利用顏色、圖畫以及版式等增強英語知識展現的美感,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刺激學生的感官,以此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增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比如在學習《How tall are you》這單元知識時,教師首先在互聯網中搜索與課文中提到的動物相關的圖片,在選擇圖片時要注意色彩鮮明,因為色彩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這也是情感表達的方式,并能夠通過色彩傳遞英語知識,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然后在圖片中注明相關文字,通過文字的合理設計準確表達出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在圖文并茂的課件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以此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最后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能夠更迅速的掌握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內容,并通過巧妙的版式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將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有機結合,這樣就能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化設計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進行情感化設計時要結合英語的核心素養進行科學設計,以此引發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在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的同時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