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甫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四中學,安徽 馬鞍山 238200)
混合式教學概念的界定會因闡述角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從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提升學習成績的角度來看,混合式教學所遵循的原則是“適合”。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需求,靈活運用和選取教學方式及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介入,以此來保障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各類學生的學習成績。從混合式教學特征去界定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所遵循的原則是“適時”。在不同時間段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在各時間段應有的表現通過面對面驅動模式、在線實驗室模式、循環模式、混合模式、彈性模式、在線驅動模式來去填充各時間段學生的教學方式。不僅實現教學對學生生活的覆蓋,更隨著學生生活節奏的變化靈活選擇及運用適時的教學方式。
初中英語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課中交互,另一類是課后交互,其中課中交互又分為教學類交互和自然交互。教學類交互是指師生間建立在教學性基礎上的交互,圍繞教學性內容的互動;自然交互則更為生活化和情感化,其交互內容并不涉及教學內容。課后交互分為學習資源上的交互與教學系統交互。其中學習資源上的交互是利用媒體網絡進行資源共享交互;教學系統交互是利用媒體網絡為渠道進行教學類交互。其中教學系統交互又分為面授教學交互、網絡學習交互。
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以及教學對象等方面的差異決定了初中英語混合式教學在交互行為的應用表現上是多樣化存在的。為了便于體現出初中英語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的增益效果及有效性,以教學互動環節為切入點去應用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是很好的選擇。為此,需要將初中英語教學過程規劃出互動環節,復習環節與提問環節,通過這兩個環節去代入初中英語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
實施英語教學之前通常會對以往知識點進行回顧,繼而進入復習環節。該環節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的主旋律是師生間的交互。復習交互行為主要為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以此來對之前教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習,與以往教師領讀式復習相比,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介于不同班級的學生舉手搶答率不同,針對舉手搶答積極性不高的班級,教師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和平衡:首先,為使每一位學生均得到搶答的機會,教師在選擇搶答學生中避免重復挑選搶答學生。對于因知識掌握不牢固或性格內向害羞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搶答。最后,針對此類學生統計學生回答正確的次數,并于課后對搶答積極性高回答正確數目最多的學生和搶答積極性低但較比以往有突破的學生分別給予一種獎勵,如印章等象征榮譽的憑證。
提問環節與復習環節中的提問不同,這里提問環節指的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新知識點講解后的提問,提問的目的并非驗收學生的復習工作,而是通過提問和學生的回答來了解學生對當前新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疑慮。傳統課堂教學中,提問環節的目的性過于明顯,學生很容易對其產生恐懼和排斥情緒,而交互行為下的提問環節則是輕松的,沒有考核與督查的味道,僅僅在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在這種互動交流上,教師督查身份的制高點是被淡化的,此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應表現出是學生的友方,是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協助者。交互行為下的提問發起者將不再局限在教師本身,學生同樣具備向教師提問的權利,這是教師在應用交互行為過程中需要刻意引導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向教師發言與提問,盡管有時學生的提問屬于非教學性內容,但為了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針對非教學內容的提問,教師不但不應給予抨擊和無視,反而應當從學生的問題中提煉有助于學習的元素,進而對學生做出鼓勵性的反饋,
比如it was very()0f him to wait for us.這道選擇題的問答時,學生面對A.considerable B.considering C.considerate D.considered這四個選項時對教師做出“我感覺這道題選C,事實上它的正確答案確實是C,但是我根本對自己的選擇沒有信心,即便答對了我也覺得是自己運氣好,蒙對的,當我知道正確答案后我有很多理由證實C這個選項的正確性,但在我不知道正確答案前卻認為每一個答案都是正確的,這怎么辦?”這樣的提問時,教師可以這樣告訴學生“你之所以在你認為四個均是正確答案的情況下選出C這個正確的答案,說明你對知識點具備掌握的能力,只是你缺乏信心,你要知道對與錯并不是最重要的,相較于結果,你更應當重視學習的過程,最終你會發現你選擇的并不是正確的答案,而是選擇了相信自己。”這種問答交互看似與教學性內容無關,但教師作為教學主導,除了教學知識的傳遞之外,更應當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這不僅對促進學生后續教學性內容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更是混合式教學完善的體現。
混合式教學的原則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選用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在混合式教學的介入下,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找到學習英語的途徑,發覺英語的魅力與趣味,從而建立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交互行為強調的是師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互動恰巧成為了英語學習及訓練的渠道,最終起到完善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作為語言類的溝通能力和互動能力。通過本次的探討了解到初中英語混合式教學交互行為在新穎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不同需求,其互動行為更加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地位,真正意義上實現將英語的教學、運用、解答等貫穿于學生的生活中,迎合知識來源于生活這一教學理念,從而使英語教學更為完善,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得到了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