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引言: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田徑項目是極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在學生身體機能優化、身心協調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田徑運動的具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因此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極為常見,阻礙著高職學生的更好發展。因此,在展開田徑項目教學與訓練中,要重點完成對運動損傷的預防。
筆者對所在高職院校中的100名學生展開有關田徑運動損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5%的學生在進行田徑項目時出現過皮膚擦傷;有37%的學生出現過肌肉拉傷;有27%的學生出現過韌帶損傷;有1%的學生出現過骨折或關節脫位。
田賽類項目需要學生進行跳躍、投擲等活動,其過程中,常會發生的運動損傷如下:第一,在跳高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生多處韌帶、踝關節、半月板、前臂、跟腱等位置的損傷,還有足跟挫傷、下肢肌肉拉傷、腰部肌肉扭傷等等。第二,在投擲項目中,包括擲鉛球等,學生需要在半蹲的姿勢條件下迅速完成重心轉移,此時,常會發生髕腱的損傷,例如髕腱拉傷、髕內軟骨病等等。同時,由于需要配套做出投擲的動作,因此極易造成肘關節、肩關節等位置的拉傷或軟組織損傷。另外,一些投擲項目還會產生腰部肌肉、膝關節的損傷[1]。
徑賽類項目需要學生進行多種跑步運動,其過程中,常會發生的運動損傷如下:第一,在短跑運動中,學生會出現足踝腱鞘炎、跟腱腱圍炎、跟腱纖維撕裂(或斷裂)、大腿后部肌肉拉傷等等,若是在短跑運動中進行急停,則對增大對小腿肌肉的壓力,踝關節、膝關節的扭傷或是髂骨前上棘的斷裂。第二,在長跑運動中,學生出現腓腸肌損傷的概率更高。同時,長跑中對學生的踝關節、膝關節的要求更高,相應部位的摩擦更大,所以還會發生一些慢性損傷。除此之外,長跑中還極易引起脛腓骨的過渡疲勞,情況嚴重時會導致骨折或骨膜炎。第三,在跨欄跑運動中,需要大腿后肌肉進行大幅度的拉伸活動,因此極易發生拉傷的問題,在跨欄中,也會導致韌帶拉傷的現象。另外,跨欄動作增大了對髖關節的壓力,所以極易形成內收肌受損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田徑運動中,學生與教師對運動安全及損傷預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特別是學生的運動安全認知偏低,導致田徑運動安全損傷的發生。例如,高職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時期,極易展開對運動難度(長跑距離、跳高高度等等)的盲目挑戰,最終造成運動損傷。為了保證學生在實際的田徑運動中受到更加安全的保護,相關教師必須要發揮出引領性、指導性作用。此時,教師應當重點落實安全教育與指導,讓學生在展開實際運動或是動作技巧挑戰前重視運動安全的考量,避免出現盲目挑戰的現象。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其多數并未接受過專業的田徑運動與技巧指導,身體素質也未調整到最佳狀態,此時若是直接展開田徑運動,則極易發生運動損傷。針對這一情況,相關教師要進一步加大田徑運動技術訓練的力度,讓學生熟練掌握運動技巧,保證學生身體各部分技能可以在實際的運動中得以靈活配合,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2]。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展開理論講解,并配合視頻、示范操作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可以使用低難度的技巧訓練,包括低高度的背越式跳高技巧、動作分解與低速連貫等等方式,使得學生切實掌握技巧內容。
在展開實際的田徑運動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熱身運動,促使學生的機體在運動前期進入興奮狀態,降低肌肉組織的粘滯性,提升關節之間的潤滑程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實際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的概率明顯降低,也增強了其運動狀態的良好程度。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課時安排不同的學生帶領班級同學展開第一階段的熱身運動(關節放松活動),并由課代表或教師帶領學生展開第二階段的熱身運動(慢跑)。為了提升學生對熱身運動的重視程度,可以將其納入最終成績評定中,保證熱身運動的質量。此時,能夠幫助學生養成運動前展開充分熱身的習慣,避免由于熱身不到位而導致的田徑運動損傷問題。
高職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其身體素養有所不同,因此在同樣的運動強度下,產生運動損傷的概率、程度也不盡相同。基于這樣的情況,相關教師在展開田徑教學前,需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綜合素顏設定科學的、多樣的運動負荷方案,并在教學中針對性落實。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避免學生出現運動過量或運動量不足的問題,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實針對性運動方案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表現、狀態,展開方案的動態調整,并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運動量,預防田徑運動損傷的產生。
在展開運動前,需要依托熱身運動使得機體進入興奮狀態;相對應的,在完成運動后,也需要的引入運動恢復引導機體的興奮程度降低,并復原至平穩狀態,從而減少身體疲勞與不適感。例如,在完成長跑運動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操場進行慢走活動,并在統一時間安排學生補充水分,以保護學生的機體健康。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調整當日的膳食結構,實現微量元素、熱量的合理補充。
總結:綜上所述,由于高職學生普遍未經受專業訓練,因此在田徑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較為常見,包括韌帶損傷、肌肉拉傷、骨折等等。通過重點展開田徑運動安全教育、加大技術訓練的力度、重視熱身運動的展開、制定并落實科學的運動方案、引入運動恢復,有效降低了田徑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保證了學生的運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