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霞 李鵬飛
(1.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山東 濰坊 261500;2.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山東 濰坊 261500)
引文:高校階段作為學生一生中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卓有成效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據筆者的觀察,現階段大部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局限在思想品德教育課堂上,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靠著每周兩三節的思想品德教育課是遠遠達不到心理健康培養日常化的教育目標的,因此筆者認為,要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讓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實效,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學科的課堂教育過程當中去,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潤物無聲的心理健康效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然而將心理健康教育恰到好處的融入到課堂教育中并非易事,亦并非一蹴而就,以此本文筆者以高校心理健康課堂教育為例,探討心理健康課堂“三結合”的心理健康滲透的教育體系構建。
現階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目標模糊的問題并不是個例,而是相當普遍的一個問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教育目標也相應的發生一些改變,以往的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多以教授學生具體的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了解理論等等,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心理健康課程被賦予了更多的教育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有關學生綜合素養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的課程中,通過類似素質擴展訓練的方式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永不言棄的奮斗精神,都是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然而根據筆者的觀察,現階段的大部分的高校心理健康心理委員并沒有將新課改下的教育目標貫徹到日常的教育活動當中去,部分老師雖然對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有所了解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的教育經驗,難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用,久而久之,教育目標的模糊導致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不規范,不成體系,心理健康教育無法落實。
網絡背景下的教育課程改革對老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委員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能,領悟先進下教育思想,才能將心理健康教育游刃有余的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過程中去,但是現階段有關高校心理健康心理委員的相關專業素養的培訓與市場的需求存在著較大的落差,部分心理健康心理委員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素養并不是可以適合現階段的教育需求,從而達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心理健康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思想品德素養,但是倘若依舊采取傳統的“一言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枯燥教授簡單的心理健康健身知識便違背了學生主體的教育初衷,因此心理委員在心理健康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落實“生本課堂”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明確自身引導者、構建者的角色定位,在制定活動內容與活動目標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活動學習,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想法給予充分的尊重,并及時指導,引導學生想更深的層次思考,保證學生在心理健康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德。
要讓學生咋課堂上領會到心理健康知識,要加強心理委員與學生的互動,心理委員的言傳身教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與老師在互動中開展活動。在具體的課程設計當中,心理委員應當對各個學生實際情況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在上課進行互動時,心理委員提出活動內容,讓每個小組的同學在小組內部互幫互助,開展活動,老師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讓學生再合作中培養互幫互助、積極進取的良好品德。這種分層次教育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針對不同的分組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心理委員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心理委員教育思想的先進性決定了心理委員授課的先進性,也決定了心理委員所培養出的人才的先進性,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首先要心理委員的思想足夠先進。高校心理健康課堂心理健康滲透改革的推進需要心理委員不斷加強對先進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的理解與掌握。針對以上可知,學校應當定期開展相關的心理委員專業素養培訓,提升心理委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唯有心理委員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合理的教育形式,能力的培養才能保質保量的持續推進,新教改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結語:高校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對于高校心理健康課堂來說,由于與專業主干課在課時、授課方式上存在著一些差別,所以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過程當中,需要心理委員的不斷探索,這是對心理委員的一個挑戰,也是對心理委員專業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不斷接納先進的教育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