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 喬晨芳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時也提升高職院校當中學生的未來職業競爭力,我們要深入研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當中所提出的6個方向的內容。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課堂教學將會發生深入的轉變,我們的教學目的更加注重綜合性,基礎性,主體性和時代性,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學生的知識能力結合起來,這其中立德樹人教育的滲透是重點。在建設新的教育模式之下,為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培養是當務之急。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強調教育當中的道德建設,這是由于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發展會與其道德水平緊密相關。在今天強調核心素養的背景之下,我們繼續重視,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發展出更加完善的認知體系。
具體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當中所學習的是針對于特殊職業環境的專業能力,而這些專業能力能夠應用在哪些方面,它的應用邊界在哪里,以及即最后會產生哪些影響,這些都是在職業素養視角之下,必須讓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技術本身是不存在價值觀的,然而人們應用技術去改變客觀世界,卻存在著價值觀上的差異。學生只有擁有更加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夠正確的將技術應用于適當的成績,造福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我們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的職業教育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完善的綜合能力,基于這樣的背景,學生可以在未來的實際工作當中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具體來說,在未來進入社會以后,學生要面對的是與不同的人之間的交流配合,而這種交流配合,考驗的是學生擁有的核心素質。學生的專業技能是否熟練可以決定其工作效率,而學生的道德素養是否完善,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配合無間,以及得到別人的認可。只有在高道德素養的前提之下,學生才能夠與自己的同事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創造出融洽的工作氛圍,從而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在當前,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德育教育的觀念,重新組織德育教育的內容在教學當中的安排。
這首先要求我們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當中要給予學生空間和權力,能夠讓學生自學參與到學習當中,完成對于學生知識以及道德品質的自我構建。同時還要重新構建師生關系,這樣能夠更好的深化我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當中與學生建立起更好的友誼,通過自身的行為引導學生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質。
舉例來說在教學當中,一些知識屬于專業知識素養,而德育教育的內容則屬于非專業知識素養,很多學生會認為這與教學沒有太大關系,因此不用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在課堂當中,形成一種平等的交流氛圍,那么在滲透這些教學內容是學生也會十分欣然的接受,從而就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德育教育的滲透。
基于核心素養,我們的德育教育內容就不能夠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結構,要注重品格能力,道德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樣才能夠全面的滲透到學生的政治經濟法律職業規劃,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意識當中。
舉例來說,在高職院校當中我們都十分重視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而這種職業規劃其實就是進行德育滲透的良好機會。在規劃當中,我們可以從能力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逐層深入自己的構想,將學生的職業規劃村委自我夢想的表達,自我能力的分析,對環境的分析,對實踐的探索,對職業目標的設定,以及具體的行動規劃,幾個步驟。在這些步驟當中,學生要對外界的環境以及對自己內在的條件進行深入的把握,并且基于各方面條件的綜合,對自身的能力有計劃的進行提升。對,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很好的向學生滲透一些德育教育的觀念,比如在自身能力的培養中,要分析自己擁有哪些優秀品格,對外界環境的分析中,要詳細了解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客觀條件。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將德育教育更好的整合在核心素養的要求當中,讓學生擁有更加全面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今天的教學當中,我們應該良好的把握核心素養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構建中,幫助學生設立更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學習方式,塑造良好平等的課堂交流環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