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歡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廣東 肇慶 526000)
很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課程設置,主要是開設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統計學、物流管理等專業基礎課程,加上數據庫管理、網絡安全、網頁制作、網站建設等專業課程。這種基礎課加專業課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電子商務類專業的教學,因為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時代感特別強,知識更新非??斓膶I,所以這樣設置課程并不適用。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在應用信息化技術,傳統企業也逐漸進行轉型升級,涉足電商相關領域,目前出現了很多諸如商業團購、消費后買單、在線支付等新型的電商模式,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果人才培養方案還是按照老的方式進行設置,就會導致電商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難以勝任企業的需求。
如今許多學校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時,沒有形成完整的一套就業創業培養體系。電商專業是一個比較適合創業的專業,這也是跟電子商務專業的性質相關。目前國家的很多方針政策都是鼓勵大學生主動創業的。
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專業的學習創造創業就業的機會。然而目前由于缺少專業的創業指導老師,難以給學生提供專業的素質訓練平臺,使得電子商務人才的發展受到限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電商行業在我國正處于發展初期的階段,我國在該方面的教育也較弱,特別是華北等外貿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由于授課教師缺乏真實電子商務的從業經驗。為數不少的高職院校,仍然是沿用陳舊的教學體制,完全依靠校內教師的課堂講授來完成電商類課程的教學任務。然而,大多數的校內專職教師只是通過參加行業或社會機構組織的簡單粗淺的培訓便從事專業教學工作,這些教師對電子商務這個行業的認知本就很少,再加上沒有系統的學習和實踐經歷,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跨界難、實戰弱、教學壓力巨大的現實困境。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內容與課程資源匱乏,無法對電商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更造成了學生在知識理論和實際操作方面的能力不足。
明確電商人才培養目標,必須立足于電商行業、企業的發展和需求,要明確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及其就業去向。我國的電商行業現在仍處于發展初期,現有的電商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但都專人專職,通常設有商務助理、電商平臺產品操作專員、店鋪運營與推廣專員、網絡客服專員、物流專員等崗位。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電商專業應主要面向電商平臺操作專員、電商運營與推廣專員、電子商務技術人員等崗位,專門培養兼具傳統國際貿易專業和新型電子商務專業的基礎職業理論知識,同時掌握外貿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與網絡技術能力、電子商務平臺客戶開發與維護能力、電子商務產品處理能力、電子商務網店運營能力、電子商務網絡營銷與推廣、全球主要電商市場調研與分析能力、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能力等電子商務實踐技能、能服務于電商綜合平臺、電商中小企業,以及從事電商行業的相關機構和企業的服務型、實用型及創業型高技能人才。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實現電商人才培養的關鍵。只有通過培養校內專任教師、引入企業兼職導師等方式,共同組電商校企師資隊伍,讓雙方師資各司其職、發揮所長,才能為合作企業成功定制電商人才。學校應該多組織并鼓勵專業骨干教師參與行業企業的電商相關師資培訓,或者通過暑期入企實踐、掛職鍛煉等參與電商企業的項目運作,實現在校教師電商實戰能力的提升。
模式改革校政行企三層合作模式。全面落實“行業+企業+專業”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將電商專業打造成為在人才培養質量、技術咨詢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產教協同體系較為完善,教學資源配置比較合理,在區域內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能力的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繼續與商務局、各級各類行業協會、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政、企、行深度融合,做到有模式、有項目、有學生參與。
加快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積極聯合國內外知名企業打造“在校大學生電商創業孵化基地”,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創業體驗平臺并提供相關服務。本基地人工座席160席,電商創客空間3間。以電子商務類有限公司、中國網庫等企業為點,構建校中廠、校園O2O模式。使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實現“工學合一”,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積累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為將來在本行業領域就業及創業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不僅要完成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育目標,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發揮當地電商企業重要的主體作用,將產教有效地融合為一體,使得高職電商人才能夠自主研學,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理解團隊合作、自主創新、履行責任的重要性,并且高職學院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將職業核心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培養融入到電商高職人才的日常教育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服務電子商務行業輸送新鮮血液,使得電子商行業蓬勃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更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