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忠 祁邨邨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模式頗為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從信息化技術進入教學課堂中,課堂開始逐漸變得多樣化,尤其是電教媒體徹底打破了傳統高校教育課堂一直以來的單一化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升,為我國培養優秀的人才再添助力。
傳統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多為說教式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在課堂中毫無學習的積極氛圍,該種氛圍不利于教師的講學,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因此在高校課堂教學中應用電教媒體,讓教學課堂豐富起來,擁有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興趣教學。首先需要利用電教媒體將教學渠道模式拓寬,跟隨教育改革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情感需求,對學生進行了解后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法,有效吸引全班同學的學習注意力;教師要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創設積極教學氛圍。比如:故事情景式、趣味性教學式、啟發情景式等等,都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學習。
首先,利用電教媒體將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拓寬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進行延展教育,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積極的調動學生開展課后延伸學習,讓課堂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從而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性發展。其次,利用電教媒體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職責并不僅僅是要為學生講解課本中本就存在的知識內容,而是要從教材表面進行深入教學。教師可在備課過程中準備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等,利用電教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能夠對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在未來發展中更加的全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各有差異的學生,學生成長環境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性格、個性等等都存在差異化,這便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性進行針對性了解,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給予關懷,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習環境中去。在利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電教媒體中多樣化的展現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前進行資料的收集,并展現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師生、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的具有積極性,肯定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溝通,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下發,規定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與此同時也肯定了教師課堂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引領者、引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盡到“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首先就需要提升現代教師的教育思想,改善教師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師能夠通過運用電教媒體,來實現全新模式的教學,讓教師的綜合素質也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白的是,教師不能只關注電教媒體而忽視了傳統媒體教學,必須要做到全面的發展,讓兩者之間的優點相互的融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始終讓自己的教學處于高水平,才能不斷的為國家,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為祖國的發展做出助力。最后,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發揮自身主要地位,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延伸,讓學生能夠養成習慣,學會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后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做出重點的劃分,讓學生的課后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豐富學生的整個知識體系。
高校課堂教育中,教師需要依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制作電教媒體講學課件,讓電教媒體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在電教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過程中,必須要以提升學生知識能力為前提進行特色教學,讓學生能夠被課件和豐富的講學所吸引,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教師要學會利用電教媒體中視頻、音頻、圖片等信息的展現方式,讓原本靜止的教材“活”起來,充分的調動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學習過程中來,在觀看相關內容之間,教師需要給予重點提示,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達到電教媒體的教學目的,讓高校教學能夠得到更加穩定且有效的發展。
想要擁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提升教學管理機制,電教媒體教學也是如此。在高校電教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由黑板轉變成為電子板,而是教學理念的一種創新,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是當下電教媒體提升的重要方式,強化教師對電教媒體教學的觀念認知,提升電教媒體的教學質量。
高校教學中應用電教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育的一大改革和突破,想要讓電教媒體教學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不斷的提升高校電教媒體管理意識,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讓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不斷的推動高校人才發展,助力現代化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