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占陽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拼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開始,是學習漢語言的第一道門,能否走好這一步關系到學生日后漢語言教學中的識字、閱讀、寫作、普通話,也關系到學生對于漢語言學習的激情與信心。但是拼音字母抽象難學,易于混淆,學習過程又是枯燥乏味,這使得小學生難免有種學習碰壁的感覺,這種挫傷感會使小學生心理發生負面變化,嚴重影響小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本文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策略出發,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小學生剛入學時,盡管能認幾個字,能簡單書寫幾個字,但是這些僅僅是一種符號記憶而已,并沒有真正掌握識字認字的基礎,這些符號并沒有成形。只有掌握了漢語拼音之后,學生的識字能力才會提高,識字速度才會加快。掌握漢語拼音之后,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學生就可以借助拼音去拼讀,通過拼讀就知道這個字讀什么,反復拼讀就會記住這個字的字形。只要學生掌握了這個方法之后,借助它就可以去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當然這種書僅限于帶有漢語拼音注解的書,在讀的過程當中,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和獲得感,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認識了更多的字,而且還會覺得漢語拼音簡直就是語文學習的“武功秘籍”,從而激發學生識字認字的激情,為以后的語文教學奠定基礎。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想要快速準確地認識更多的漢字,小學生就必須要先學好漢語拼音。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此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在書寫過程中,往往有學生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難免會有不會寫的字,學生就會束手無策,這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用拼音來標注。利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想說的話,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漢語拼音的肯定。
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離不開扎實的漢語拼音。可以說,只有在學習漢語拼音時牢固、熟練、規范地掌握了聲母、韻母和聲調,學生才能夠說出一口規范、標準的普通話。
拼音教學之聲調教學中,需要把聲調符號的形狀與四聲的讀法講解清楚。為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可以把“四聲”的學習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展開,讓學生去學習。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一家開商店,商店里的生意也是非常的火爆,這天,小熊又要去城里進貨了。開車行駛在平坦的大路上,想象著商店生意的火爆,小熊就不由自主地高興地唱起歌來:“āāā。”不一會兒,前方出現了一個斜坡,為了順利地爬上這個斜坡,小熊加大了油門,汽車在坡上吃力地前進著,小熊唱的歌曲也變成了“ááá”。好不容易過了這道斜坡,低頭一看,前面的路又讓小熊吃了一驚: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盡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車還在顛簸中前進著,但是小熊這個時候仍然唱著歌曲,此時的歌也已經變成了“ǎǎǎ”。眼看就要進城了。小熊這個時候高興得大聲叫著“ààà,進城啦!”汽車也飛快地開著,小熊順利地進城,為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又買了很多好吃的食物。這種編故事的教學形式也是深受學生們的歡迎的,教學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學生鞏固訓練一些學習過的知識,加深他們的記憶。這里所說的多樣化訓練,主要是從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讓他們去感知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一般學生對聲母是不容易混淆的,這個時候,可以采取多讀、多聽的形式幫助他們記憶。
發音對于學生學習拼音是很重要的,發音正確則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漢字讀音準確與否。教師在教學發音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發音教學。比如說,筆者在播放課件的時候,可以按下暫停鍵,和學生一起去讀,從多媒體課件上觀看發音的技巧,掌握發音的部位以及發音的器官和氣流的方向等,這是準確掌握發音最基本的要素。在朗讀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都能夠讀得準,可以先讓學生去仔細聽,然后再隨機請學生去讀,全班學生聽聽這位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反反復復去讀,直到讀準確為止。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大家都知曉一個道理:就是拼音教學是小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石,因此,在拼音教學時,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學策略。只要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鉆研,合理使用一些恰當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一定能讓學生感受到拼音學習的樂趣。
總而言之,拼音作為小學語文的基礎內容,需要學生牢牢地掌握,同時教師也要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學習與鞏固拼音基礎。陶行知曾經說過:“拿活的教育去教學生,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說明教師只要足夠認真,拿出自己的熱忱之心,投身于小學生的拼音教育,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新穎、趣味的課堂中學習拼音,必定會提升拼音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拼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