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偉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第二小學,貴州 遵義 5646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激勵教育,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有效縮短師生間的距離,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克服學習困難,激發學習興趣,維持學習熱情,加深師生雙方的相互了解,提高課堂配合程度,實現有效教學。
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在實際的小學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年齡層較低,普遍具有課堂精力難以集中,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的情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同時也具備好奇心旺盛,思維較活躍,創新精神較強的優點。但是許多小學教師往往忽視了上述優點,片面放大了學生的缺點,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采取嚴厲又強制性的教學手段,為了維持課堂紀律,極大地擠壓了學生課堂參與的時間和空間,一言堂教學模式仍然占主流,以分數論英雄的教學標準也依然存在,應試教育依然是大部分小學教師所秉持的教學觀念,上述現象都極大的阻礙了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升[1]。
由于數學學科理論性和邏輯性的特點較強,因此,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生的學習難度就更大,大多數的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都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更有甚者還會抵觸和排斥數學課堂。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對于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有序推進造成一定的阻礙。此外,由于教師一味追趕教學進度,從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師板書,學生瘋狂做筆記的情況,對于數學學科的復習和鞏固,教師和學生也常常采用題海戰術,依靠練習大量的數學習題來鍛煉答題套路,一切學習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考試,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科提不起興趣,學習熱情難以維持,影響學習效果。
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科普遍存在抵觸和畏難心理,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數學知識相對來說確實更為注重邏輯性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生并未找準正確的學習方法,更別說學習興趣的建立了,久而久之,學生若長期處于被迫學習被迫接受的狀態,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數學學科的教學帶來消極影響。
在教授“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靈活運用語言激勵法來進行運算教學。加減法運算相對來說更加通俗易懂,解題思路也較為簡單,與日常生活聯系也十分密切,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勢結合生活實踐進行教學,而在乘法和除法的教學中,由于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教師除了要保障自身課堂授課計劃有序推進的情況下,更要努力在有限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時,教師應當及時對學生進行言語鼓勵,常用“很好”“理解的很到位”“題目做的又快速又準確”等話語,通過實在具體的語言傳達出對學生的認可與贊揚,從而讓學生不再懼怕和排斥數學,而是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2]。
所謂行為激勵法,就是說要從肢體上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加強課堂互動。在當前大多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己放置于與學生對立的地位,這樣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極大地阻礙教學效果的提高。行為激勵法的運用就可以有效的對此進行改善,具體來說,教師在實際授課中要多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在教學設計環節增加一些互動式的提問問題,或者在必要的合適的時候與學生進行肢體接觸,如擊掌、豎大拇指等行為,都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的認可與表揚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激勵作用,實物獎勵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也已經被逐漸試用開來。拿“雞兔同籠”問題教學來說,教材中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應用題和例子,教師可以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過后,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除去已經學過和掌握的傳統解題思路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解法,充分發揮自主探究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可以通過分發小獎品的形式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比如一支筆、一個筆記本或者一個書簽等小物件,這些小獎品不僅能夠激勵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還是學生的日常學習必需之物,因此,實物獎勵法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
在學習重點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及面積公式”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課堂注意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小競賽,競賽問題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兩者有什么不同和相似之處?”“二者的周長和面積公式有什么聯系?”然后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一個例題進行討論分析,等到對公式的性質獲得真正的掌握和理解之后,在由教師組織開始正式的競賽,比如可以比拼哪一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答對的題目多,得分最高的小組取得本次小競賽的勝利。通過這一方式,就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還能促進學生相互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的建立和提高,取得良好的激勵效果[4]。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激勵教育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和認可,激勵教育本身對于師生之間距離的拉近、學生學習自信的建立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具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因此,這一教學方式也值得在實際的教學中加以推廣和落實。比如,語言激勵法、行為激勵法或者競賽激勵法等方式對于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有效性提高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