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喜琴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南村鄉太平小學,江西 撫州 344300)
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將信息化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融合,能夠改善老師教學方式,提升老師自身業務能力,優化教學課堂紀律,營造和諧教學氣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打造趣味教學課堂。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通過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認識,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還利于開闊學生眼界,促進學生對未知領域的積極探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良好的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動力。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老師對學生的英語教學要求不在滿足于能夠應對應試教育考試,還要求學生敢于表達出來,從此告別“啞巴英語”,成為一個全面型發展人才。例如,在記憶小學英語反義詞時,老師適當可以借助幻燈片輔助教學,如在學習beautiful和ugly時,老師可以分別通過一個美麗的人物和丑陋的人物圖片表達詞匯的含義,這樣便于學生直觀觀受到詞匯的確切意思,巧妙進行記憶反義詞;其次,在學習問好這一章節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畫面的過程中,想象自身應該如何發音、語氣怎么把握,讓學生切身體會說話者的語速、情感等;同時,英語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將學生分組進行場景模擬,為學生創建學習環境,進行角色扮演,分別體會演講者的語氣及神態,準確掌握知識點。通過多媒體教學、構建情景模擬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直觀了解英語的學習充滿了樂趣,英語的學習是有方法可循的。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下,借助互聯網輔助英語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致,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敢于用英語表達自我,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應用于教育界,利用多媒體教學,大大縮短了老師的備課時間,提高了備課效率,方便了課堂師生互動,減少了板書書寫時間,延長了師生交流時間,且能夠便于課件內容的保存,便于攜帶,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師生互動,隨時幫助學生輔導功課,提高了教學質量,完善了教學制度,擴大了教學資源,優化了教學質量[1]。
英語的學習除了注重讀寫能力外,聽說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英語是與他人進行交流的第二種語言,對口語有一定的要求。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寬英語字時面,豐富教學資源。例如在教授英語日常對話時,通過播放相關知識點中國家的風俗習慣、人文景觀,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音頻播放,輔助學生正確發音,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讓學生喜愛英語,愿意嘗試學習英語,敢于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從而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相互統一。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見外國人問路,大部分人都會視而不見,不是人們部熱心而是因為當時學習英語純屬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習,最終學的是“啞巴式英語”,沒有說出口的勇氣。所以,這種現象應該引起老師重視,鼓勵學生敢于交際,敢于嘗試將英語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學會學以致用,增強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通過實踐過程中英語的運用,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加深學生對英語的進一步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打造高效率教學課堂[2]。
英語教學需要多讀、多練,標準的口語、豐富的詞匯量都離不開勤加苦練,所以老師應該借助多種英語學習APP,擴寬學生的學習資源。例如,在生活、學習中常用的英語學習APP有英語流利說、昂秀英語等,借助這些APP,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在APP上面可以學習新詞匯、鞏固知識點,糾正發音,擴大詞匯量,系統還可以對學生所學情況進行評分,隨時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其次,利用這些APP,學生可以選擇性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借助里面音頻、電影短視頻等反復練習,提升發音標準,帶動英語口語、單詞、語法、聽力、閱讀等的全面提升;此外,通過APP,可以實現與外教的一對一教學,隨時隨地進行英語語音聊天,學習素材覆蓋日常會話、旅游出行、校園生活等,學習范圍比較寬,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通過與老外的對話練習,矯正發音,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學習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老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案等合理篩選并給學生推薦,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英語學習,延伸英語學習的深度與寬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鼓勵學生敢于在生活、學習中使用原因,并將英語學習最大利益化,借助多種科技手段進行英語輔助教學,也有利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3]。
綜上所述,老師應該充分重視科學技術對生活、對工作、對學習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老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將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于英語教學,借助信息技術不斷深化教學方法的進一步創新,全面發揮教學優勢,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完善教育內容,提高學生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營造高效率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