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芬
(遷安市楊店子鎮楊店子初級中學,河北 遷安 064402)
班集體中的五六十名同學,就是五六十個靈動的個體,怎樣才能讓他們統一注意力?統一心靜,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成為困擾我的難題,通過請教學校有經驗的老班主任,上網查找相關案例,我得出的結論是:敲山先震虎,攻人先攻心。
首先,我不去刻意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同學們都希望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在新老師和新同學的面前。我充分利用課間、班會、晨會等時間,不斷的強化只要表現好,把全新的自我展現出來,就是今天自己最大的收獲。慢慢的班里說臟話的少了,打鬧的少了,舉手投足間注重自己言行的人越來越多。借著學校組織年級活動,置身于其他班級之中,我舉其他班級表現好或表現不理想的同學來作對比,用他們的言行告訴學生們,要用他們的不足來完善自己,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讓學生們明白,內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已經變得比以前好了,已經超過一部分人了,以后肯定會變得更好。
其次,學科中有很多優美的文章,能陶冶人們的情操和性情。大多涉及到親情的內容,我會重點的講解。因為我深信一個人只有知道心疼父母,才會去體諒身邊的其他人。初中時期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時期,容易和父母對立,言行過激,我時常以課本中的名篇為依托,讓學生們從內心深處理解自己的母親父親。母親本就應該是個嘮叨的角色,它的哪句嘮叨不是對自己孩子深深的愛。讓學生細想,生活中的點滴畫面,用心體會母愛。父親是整個家庭的指向燈,但迫于生活的壓力,父親往往是少言寡語的,就像莫懷戚寫的《散步》中的父親,他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平衡全家人的決定,因為他深知肩上的責任,每一個學生也應該向生活中的父親學會承擔責任,學習做決定。
最后,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鄭振鐸寫的《貓》中的三只貓,三種不同的待遇,三種不同的命運。真的只是人們的喜好、心境不同,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嗎?透過表面看內涵,恰恰是貓自己的表現和態度決定了它們自己的命運。人們都會喜歡活潑、可愛的貓,要想讓別人喜歡你欣賞你,就應該做個積極樂觀,開朗向上的人,一個具有正能量的人。正因為這樣,你的生活中才會少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少了很多被冤枉。相信這樣的生活,才是每個人都希望的生活,班里的學生們不但學會了寬容別人,更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為人處事的能力,直到做到一個受歡迎的人。
在緊張的學習過程當中,我的班級的孩子們,慢慢的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以后的班級管理中,我會不斷地運用學科內的知識與班級管理相通的地方,教育出有理想,有抱負,樂觀向上的新一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