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晨芳 萬泉
(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對于我們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教學來說,面臨著一輪新的挑戰。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跟隨時代的腳步,正確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從而能夠有效促進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發展?,F代信息化技術覆蓋著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從信息化視野下對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教學的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優化我們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教學工作,探索和研究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新路徑。
高職院校進行德育教育與普通高校進行德育教育有所不同,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是為社會、企業等培育出一批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擁有較強的技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素質、能力、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下,互聯網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屬于信息庫,這些信息的傳播對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滲透,會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有所不同,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利用還現代信息化技術,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為學生創造一個新的,開放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德育教學氛圍,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于孩子品行、性格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種耳濡目染的影響是學校教學和社會教育都無法取代的。不少的家長有時候過于注重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在這個信息發展迅速的時代,家長若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受到網絡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不僅僅是校內教學,更要注重與家長進行溝通,聯合進行德育教育。有的高職院校因為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輕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有的高職院校有德育教育的意識,但是僅限于在教室里教德育,在白板上寫德育,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且乏味,這樣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局限了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所以,探索適應現代信息化發展的德育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是現在教學探究的重中之重。
對于當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教學來說,首先學校應當對德育教育引起高度的重視,建立起一支較健全的、高素質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必須高度重視,在責任上必須明確,將高職院校的高層領導、中層干部、各系輔導員、學生干部等等,都組織起來,參與到德育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中。組建好一支各方面優質的師資隊伍,并盡可能地加強隊伍的建設和深造,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自制力差,辨別能力不強的,他們在信息化時代下,很容易迷失自我。所以高職院校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傳統的德育教育內容和模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比教育更重要,理論上的教學只是表面灌輸德育理念,而正確的引導才能夠真正加強學生對于信息資源的分辨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個信息化環境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有益也有弊。所以,我們高職院校必須積極面對這些信息的挑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德育教育的關鍵在于把學生的思想疏通,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下,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課堂德育教育來引導學生,我們必須創新我們的工作方式。對于不良的信息,我們除了進行攔截,還應當進行有效地疏導,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平等溝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心理想法加以引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引導學生分辨是非,這樣才能達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須改革和創新,不能僅僅依靠課堂德育教學來進行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學校必須與家長聯合起來,互相配合,使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達到最好的效果。學校要建設起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老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近況,為學生進行及時的疏導,這樣才能在這個信息化環境下,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