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鋒
(洛陽市豫劇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在豫劇的表演過程中,板胡作為主奏樂器,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對整出劇目的藝術感、感染力、表現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也對豫劇板胡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板胡作為豫劇表演中的主弦,也是整個豫劇樂隊的領奏,可謂之整個樂隊的靈魂,對于整個豫劇的表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板胡具有十分清脆。明快的音色,讓人聽上去感到粗狂中流露出泵房,不僅個性非常鮮明,而且其表現力非常出眾。
所謂豫劇板胡的表現力,就是在豫劇表演過程中,板胡演奏對觀眾、聽眾所產生的感受。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板胡在演奏過程中,必然會加入演奏者自身對于樂曲的想象,諸如自身的情感與思想,從而使板胡演奏出的音樂聽起來更加富有感情色彩,對聽眾也更具有感染力[1]。這就要求板胡表演者,在演奏一首作品之前,首先必須要對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對其中的內涵有深刻認識,對蘊藏的情感感同身受,這樣才能夠將自身的情感和理解,透過演奏技巧諸如演奏的音樂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板胡演奏更具有感染力。在一出豫劇的表演中,板胡不僅發揮著領奏的作用,還具有伴唱作用,所以說板胡表現力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整出豫劇表演的效果。這就要求演奏者還要對演出的豫劇劇目以及表演者風格有詳細了解,對豫劇劇目的情感、任務性格、豫劇唱腔的特點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夠是表現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豫劇板胡演奏過程中,有很多演奏技巧,一般來說可分為左手技巧和右手技巧。這就需要演奏者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熟練掌握各種演奏技巧,才能夠讓表演更加成熟。就板胡弓法來看,包括了抖弓、頓弓、全弓、顫弓、連弓等不同方法;就指法來看,包括了如滑、抹、按、打、揉等不同技術;一般在演奏中,左手持弦,用來控制板胡的音準;右手則主要符合配合豫劇表演,對節奏、強弱、旋律展開控制。另外,針對豫東、豫西不同的豫劇唱腔風格,板胡表演也會有所側重。豫東風格的豫劇,更加高亢激昂、熱情跟風;板胡表演則主要以分弓、中弓表演[2]。豫西風格的的豫劇,更加婉轉抒情、淺吟低唱,板胡表演則主要以連弓、全弓表演。通過不同的弓法來配合不同的演奏風格,從而使得表演更加特征突出,風格鮮明。另外,依據演奏中的揉弦幅度,演奏者的持弦有可以分為滑揉、壓揉、滾揉等不同的激發;其中滑揉側重于表現出悲憤、夸張、滑稽等情感;壓揉則側重于變現悲切、苦悶、沉痛等情感;滾揉則側重于表現清新、自然、柔和的情感。
演奏者對于演奏技巧的良好掌控,更加有利于情感的傳遞,有利于表現力的提升,從而更好的體現出整出豫劇的風格和韻味。
對于豫劇板胡的演奏者來說,在具備良好的演奏技巧的同時,要想更好的表現出板胡的表現力,更有利于豫劇表演,還應該正確把握板胡伴奏技巧。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豫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和不同的風格。豫東豫劇高亢激昂,豫西豫劇婉轉悠揚;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風格也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就當前唱腔總音域來看,通常都在低音五與高音五之間;唱腔的定調,必須要以豫劇自身的特點以及演員的演唱風格來確定;因此通常豫劇以bE調作為基點,以bB調作為轉調;而其他調子應用相對較少。因此,板胡定弦基于以下幾點[3]:(1)bE調采用內弦3、外弦6的定調方式;(2)bB調采用內弦子低音6、外弦2的定調方式;(3)bA調內弦低音7、外弦3的定調方式;(3)F調內弦2,外弦5。另外,就當前板胡的弦來看,基本都是以金屬弦為主,這樣可以發出更加清脆的弦音。
1.正確理解伴奏與唱腔的關系
在豫劇表演過程中,伴奏與唱腔就是綠葉與紅花的關系,綠葉是紅花的有力襯托,但又不可或缺。所以在演奏過程中,板胡作為伴奏任務的承擔著,決不能夠喧賓奪主,必須要以伴奏為中心,為其提供服務,所以務必要讓“伴”字體現的更加鮮明。板胡在樂隊中,承擔著領銜的作用,所以其作用非常重要;演奏過程中必須要依據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處理好伴奏與唱腔的關系,使二者之間主次分明,又能夠和諧統一。
2.發揮好托腔作用
在戲曲表演過程中,托腔是一種重要的伴奏方式。豫劇中的托腔,就是通過板胡各種方式的演奏,將唱腔牢牢的托住。整個過程中,唱腔發揮著主體作用,伴奏發揮著輔助作用,所以伴奏必須與演唱者的情緒保持一致。在整個過程中,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變化,以及唱詞的抑揚頓挫,伴奏務必要很好的將其托住,演唱時伴奏稍弱,過門時力度可適當加大,演唱高亢時,伴奏必須要用力。
3.了解各流派特點
伴奏服務于豫劇的演唱和表演,所以板胡演奏者務必要對豫劇表演的各流派的特點有充分的了解,結合其演唱特點,歸于合適的伴奏,這才能夠讓劇目的效果得到更好的發揮。
綜上所述,板胡作為豫劇樂隊的主弦樂器,對于豫劇的表演又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讓板胡更好的服務于豫劇,更具有表現力,就必須要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和伴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是豫劇的演出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