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斌
(江西誠科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電力通信傳輸線的合理設計不僅可以提高整體性能,對電力通信的運行效率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對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增強效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且科學的通信輸電線路設計方案,進而在滿足施工建設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對整個電力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信傳輸線路是信息交流的基礎,對于我國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和施工在通信工程建設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信傳輸線路主要是由光纜和線路桿塔構成,長期以來,由于設計環節存在問題,導致通信傳輸桿塔和電力線路桿塔交錯的情況十分常見,為通信傳輸線路穩定運行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在現代通信工程建設中,設計人員必須深入到工程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一方面保障通信傳輸線路和電力運輸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另一方面盡可能的避開危險地形,如此才能有效的保障通信傳輸線路的安全。此外,在通信傳輸線路設計的過程中,還需充分考慮環保性、經濟性等方面的問題,盡可能保障設計方案的科學性。
現在我國一些發展較快的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的通信傳輸線路相對來說比較完善,但是還有一部分發展不好的城市的建設還達不到要求,還需要架設光纜,在施工的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增加施工的難度,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地段,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桿路技術的要求比較高。桿路的設計應該結合施工地區的天氣因素和線路負荷問題進行不斷的驗證。
對于一些負荷比較重的地區,桿路最好設為50米一檔,在受到一些相關因素的影響的時候還可以進行相關的調整。在電力通信線路的施工中水泥桿最好是7米的重型桿,對于一些地質地形偏高的地區6米重型桿是最好的選擇,而對于一些地址比較低的地方應該選擇10米的重型桿,這樣可以使線路的傾斜角度進一步地減小。不同的桿型之間的距離間隔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把握好各種桿型之間的間隔,在施工時要有相關的人員對桿號、拉線樁位置、桿高進行進一步的測量并且記錄,要對地形和建筑物進行很好的標注,在測量的過程中要想避免遇到障礙物可以采用分段的形式進行測量,但是所測量的數據必須保證是正確的。
在進行通信傳輸線路施工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不斷加強對基礎環節施工的重視度,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這樣通信傳輸線路施工的質量才能夠得到提高。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通信傳輸線路施工設計的指標也在不斷更新,因此在進行通訊線路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加強對施工材料規范性和標準性感照制度,這樣通信傳輸線路施工的性能才能得到提高。對于線路的深埋也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通信傳輸線路的埋藏深度也是施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每個地區的地形各不相同,線路建設的特點也存在著差異,所欲所埋藏的具體深度應根據實際測量作為依據,比如對于海拔比較高的地區,應盡量埋藏得比較深,從而防止大風天氣的破壞,給施工進程帶來影響。
在一些天氣的影響因素的干擾之下,光纜線路的終端桿和跨越桿會產生其不平衡的張力,為了保證其桿路的安全使用必須要使得外力盡量保持平衡,這個時候就需要在通信線路的水泥桿上裝設拉線。風力較大的地方還要綜合考慮其防風的裝置,比如可以再各分段交界處和跨公路的桿路上采取雙向頂頭拉的方式進行加固,同時在直線桿上每隔幾檔加“人”字防風拉,并配合四方拉加固。通常拉線與桿路的夾角為45°,在地形受限制的情況下也不應該小于30°。
光纜掛鉤一般是傳輸線路光纜敷設時采用的辦法。通常將其懸掛在用鍍鋅鋼絞線作為的光纜吊線上。而為了在施工中不損傷光纜的保護層,一般采用滑輪牽引的方式。施工中光纜與地面的距離確保在6m以上,當需要橫跨公路、鐵路或其他的障礙物時,光纜與地面的距離不小于7.5m。轉角桿在施工中采用背向固定的方式可以增強吊線的抗拉性。在于其他的電力、通信設施交叉或同桿時,兩種線路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還要注意沒有固定住而產生飛線的情況。
在進行線路設計的時候應該注意接地設置,用來避免安全隱患。拉線的運用可以對接地進行保護,實施的方法如下,把拉線的一段壓入水泥桿的拉線抱箍內,然后在用螺母進行拉線固定,而拉線的另一端應該比桿頂高出10厘米,然后再用3毫米的鍍鋅鋼線固定在線路架桿上。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應該有相關的防雷接地線,相關的施工要求如下:直埋式避雷接地線一般會應用于終端桿和引入桿以及局前5根電桿上。對于跨越桿、坡頂桿以及12米的電桿都應該采用拉線式防雷接地線,一般情況下避雷線高必須和桿頂相比高出10cm。和電力線平行的架空線路需要200m進行一次接地。
總而言之,對電力通信傳輸線路進行合理設計,不但能整體提升電力通信的運行效率,還能增強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施工地段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規劃,從而滿足通信傳輸線路的施工要求,推動電力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