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新
(華商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作為工業建筑設計人員,應當不斷圍繞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安全等角度,加強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認識,轉變自身的職責理念,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環境保護意識,確保工業建筑設計,從局部到整體均符合綠色工業建筑,以及社會發展實際需要。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降低環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從節約能源和全面規劃兩方面進行的。首先,優化資源配置。根據節約能源的原則,在進行建筑物設計時進行統籌考慮,在施工前對當地的氣候環境考察分析,制定相應的建設計劃,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優勢,進行光能發電取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用電量。同時,建筑物內部資源也要進行合理配置,做到物盡其用是為儉,盡可能的減少資源浪費。其二,要做到回歸自然。在綠色建設設計理念中,回歸自然指的是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首先建筑風格要合理,建筑材料的選擇要注意,選擇低碳可降解的環保材料,像乳膠漆、油漆等不可替代的化學材料,在使用前也要看其是否符合環保標準,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同時,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可靠保障。綠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節約能源和資源,傳統的建筑物過于依賴能源,而綠色建筑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在建造過程中要選擇符合標準的環保材料,為人們創造更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三是實現人、自然以及建筑物三者之間的統一,協調發展。
國內建筑設計發展早期階段,工業建筑由于其功能性的需要,常忽略其建筑本身在設計和發展上的重要性。工業建筑是企業在生產運作中使用的基本設施,也是從業人員從事相關生產活動時的重要場所,所以對工業建筑的要求不僅在于有特定的建筑環境,還應保證工作人員精神愉悅。現代的工業建筑多是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因為傳統的工業建筑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弊端。綠色建筑的設計可為從業人員提供更加優越的生產條件,從而提高工業產品質量,使建筑行業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落實者。綠色建筑相較于一般建筑而言,有自己的設計標準和相關原則。貫徹綠色理念的工業建筑應尊重自然,與自然協調發展,所以在建設過程中要減少人工環境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使建筑空間有更好的綜合性、靈活性等。
綠色工業建筑設計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過度注重綠色設計反而違背了工業建筑設計的初衷,所以應進一步強化綠色工業建筑前期的設計工作,在傳統工業建筑設計保證其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進行綠色設計。通過前期進行綠色節能等風險報告及統計,控制綠色工業建筑設計的風險性,有效降低風險。綠色工業建筑設計還要時時對工業建筑設計進行監控,通過嚴格風險評估的程序,來實現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工業建筑設計過程中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建筑技術創新,推廣使用高節能環保材料和優質廉價材料,使用再生資源,循環使用建筑材料,應用一些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以先進的科技手段提升工業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在有效節約建筑成本的同時,使工業建筑更加節能和環保,減少建筑資源的浪費,促進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比如使用熱反射性玻璃和吸熱玻璃,減少高溫對內部環境的影響,促進室內環境的穩定。
通常來說,工業建筑設計的存在是為了將建筑房屋的實用性大大提高。尤其是在對工業建筑設計時,首先要使得建筑的結構和設備靈活性能得到保障。比如在進行框架結構的填充時,要注意其的靈活性以及墻體的高度是否符合施工設備進出的要求,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節能環保的目標得以實現。與此同時,將智能化和節能環保相結合也是極其有必要的。相關的設計人員可以充分開發二次可再生的環保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可以替代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并且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利用率。其次,為了實現智能化,工業建筑設計時要及時引進先進的自動化施工技術,這樣可以使得工業建筑設計行業能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而滿足了工業建筑設計中遵循的高效率,低消耗耗和零污染的發展目標。
據調查,外墻設計消耗了建筑總能耗的一半以上,因此,要實現對外墻的綠色節能目標,就必須對工業建筑外墻的設計進行創新和改進,具體而言,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塊來進行復核墻體的設計,在施工中對外墻貼一定厚度的保溫材料,可以改變外墻的導熱率,而且絕緣材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外墻的保溫性能,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設計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節能門窗進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整體保溫性,實現了工業建筑節能環保的目的。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的關注程度也日益增加,節能建筑已經成為未來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工業,如何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設計理念,仍需設計者不斷的研究與探索,研究時應立足于綠色建筑理念,逐漸探索出一條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道路,從而達到工業建筑設計兼具“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的綠色建筑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