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
(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目前調度控制系統建設存在主配一體和主配獨立兩種建設模式,主配一體化建設的優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一體化架構和精簡功能,僅需按需部署配網采集和應用服務器、定制選配配網軟件功能模塊,即可實現主配一體化系統功能,整個系統的建設費用大為降低。
由于主配一體化系統的建設模式對原有調度系統無論是硬件架構還是軟件架構均未作根本上的改變,結合對已有主配一體化調度控制系統的建設總結,已經摸索出一套簡單、易行、可靠的系統升級建設方案,降低了實施難度、縮短了實施周期。
當前自動化運維力量不足,在很多地區無法滿足主配網兩套調度系統的同時運維。主配一體化建設模式實現主配網數據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的共享,有效地節約人力維護成本。
建立完整、統一的發輸配一體化電網模型,共享全網支撐信息,避免EMS與DMS不能獲取相關信息局限性,減少主配網之間數據轉發和冗余維護。通過全網信息交互共享,消除輸配電網邊界信息不匹配現象,提高電網分析計算準確性。基于輸配協同各類應用,實現全網運行方式優化,為電網提供一體化運行決策支持。
在配電網防誤操作系統應用方面,其應用功能不斷拓展,逐步打通了與PMS、OMS、EMS等系統接口,在線路拓撲著色、調度防誤模擬操作、設備查找定位、供電鏈路查找、智能操作票、圖形管理等基本業務功能基礎上陸續拓展出web瀏覽、智能運方安排、智能事故預案編制、雙電源用戶展示等高級應用,實現了PMS單線圖導入、審核、發布功能,并可根據PMS系統圖模數據,實現設備ID的匹配以及連接關系的校驗。目前,配電網防誤操作系統應用廣泛,各項功能日趨完善,并成為配網電子圖異動流程中單線圖審核的重要工具。
在主配一體化系統建設方面,從調度和配網調度員操作角度看,主網調度控制系統與配網調度控制系統這兩套系統被感知成一套邏輯上一體化的系統,但實際上它們是兩套獨立運行的自動化系統,擁有獨立的軟件平臺和硬件,可完全獨立運行、互不影響。通常情況下,兩套系統間存在著密切的信息交互:主網調度控制系統(D5000)維護好的變電站內圖形、模型定期通過服務總線同步到配網調度控制系統(OPEN3200)并在變電站出線處與配網單線圖通過模型拼接技術來建立完整的電網拓撲;遙信遙測等實時數據信息通過消息總線轉發到配網調度控制系統。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一是調度系統和配網系統之間的關系更加松散,耦合度更低;二是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前置轉發通道維護、主網圖模及遙信遙測信息轉發、配網遙控信息轉發等較復雜的日常維護工作;三是調配一體化的應用開發起來較為復雜,比如饋線自動化功能、負荷轉供、潮流計算、大規模停電恢復等功能需要在兩個系統間進行交互、迭代和接口調用。
對于主配網一體化系統建設思路為:在現有主網自動化系統中適當擴充相關軟硬件資源,采用在同一個基礎平臺上實現主網監控信息和配網監控信息的一體化接入,在一個平臺上實現對主、配網的“調控一體化、主配一體化”。以“架構標準化、應用規范化、資源集約化、系統友好化”為目標,實現在不影響現有D5000架構基礎上,繼承區域互備、模型中心等先進成果,將主網應用和配網應用相分離,分別滿足主、配網調度監控的不同業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