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云南省普洱衛生學校,云南 普洱 666500)
針灸推拿技術是一門必須以基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每個學針灸的同學,首先要學懂經絡,然后是記熟記牢常用腧穴。經絡是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有的同學會覺得難以理解并存在懷疑的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講理論部分的時候要應用多種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先提升同學們的興趣和對經絡的可信度。針灸課對于初學者來說都是神奇而有趣的,但是只要講到具體的腧穴部分,同學們就會覺得很枯燥乏味而容易瞌睡,因此教師課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講一些經典案例,下面從多種方法開展理論學習、腧穴找穴、針刺手法力度和推拿手法訓練、推拿手法訓練、實踐操作幾個方面來討論一下中職農村醫學專業針灸教學方面的一些經驗。
針灸推拿和大部分中醫理論一樣,學習的時候會有些抽象,但比起中醫基礎哲學相對而言,因為操作性強,同學們的興趣會顯得更濃厚一些,所以在教師講述的時候,首先可以應用古代典型實例,如華佗為曹操針刺膈俞而頭痛立解,扁鵲熱敷加針刺治療虢國太子尸厥癥等;其次可以代上生活實例,比如提到眼保健操里的腧穴(睛明、四白、太陽、迎香等)、暈車常用的合谷穴、內關穴,針對青春期的女孩子們還可以給她們說一些活血調經止痛穴(如天樞、血海、三陰交等)。下一步就可以讓同學們帶著興趣進入本課程的學習,讓他們自己去找尋簡單易行的自身治療方法,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途徑,如針灸人模型,多媒體動態經絡走向圖,真人示范等等,多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使用網絡教學。網絡教學具有資源共享性、過程交互性、教學方式先進性、學習自主性和協作性等基本特點[1]。
不論是針灸還是推拿,都是以經絡和腧穴作為基礎的。經絡腧穴是針灸學的重要理論支撐,是針灸臨床應用的根基,也是針灸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但這部分內容學生掌握較難[2]。剛剛開始,學生會覺得穴位很神奇,可能和武俠小說電視劇里的點穴有關,比如說到經絡的任督二脈時,但他們的興趣只是一時的,一旦講的腧穴多起來,大部分同學就會覺得枯燥乏味,課堂氣氛也會變得很低沉。所以這一部分可以教他們一些記憶的技巧,比如利用腧穴起名的規律,利用身體的某個部位特點或腧穴的治療特點等來進行記憶,并且不要全部講完才讓同學們一起找,這樣的話,講到后面,可能他們已經把前面的內容忘記得差不多了。對于農村醫學專業學生來說,他們要求掌握的腧穴不是太多,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把十二經分成三個部分(四條經一個部分),任脈、督脈及經外奇穴一個部分,即一共分四個部分來學,除利用針灸模型、多媒體圖片教學等方法邊講邊找外,每講完一個部分專門給同學們留下一定的時間練習找腧穴,同學們可以先在自己身上找,然后再在同學們身上找,這樣的話同學們可以相互改正錯誤,如有仍有找不準或找不到的及時向老師提問,這樣就能現場糾正,提高找穴認穴的準確性。
在針灸推拿學習中,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我們不可能初次拿針或手法還生硬的時候就在人體上進行,尤其是針刺,容易發生意外,所以要在同學之間相互進行操作之前,必須先進行模型或工具上的認真訓練,等手法熟練后才能相互進行。依照常用的方法,首先讓同學們熟悉針具,然后學會捏針、進針各種手法,再教會他們學會利用各種東西來進行練手,如教他們扎棉花團或選擇松緊度適中的紙團,練習針法,等手法熟練一些,可以讓他們在肥皂或小木塊上進行練習,后面的練習可以加強同學們的進針力度,每過一段時間在課前檢查針刺手法情況,為后面的實踐作準備。至于使用何種方法教,可能網絡教學和現場教學方法結合來進行使用。網絡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形象而生動地展示不同針灸推拿技能的操作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1]?,F場教學則可以彌補網絡教學中不夠完善的方面。
這是學生最有活力的部分,比起上理論課,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動手。內容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針刺、灸法,另一部分就是推拿手法操作。灸法和推拿相對于針刺來說,比較簡單易行,而針刺有的同學則有著恐懼心理,原因有二:一是毫針較長;二是在模型上練習與在真人身上實操練習有著一定差距。所以初次在人體上扎針,有的同學看到那么長的一根針要插進自己的身體,手就開始發抖下不了針。所以這部分可以由老師給膽子大點的同學們示范扎,扎完再由他們把自身感受告訴別的同學,并帶領其他同學按照正確的要求手法一起進行,從四肢相對較為安全的腧穴開始,當同學們練習得多了,手法便也會越來越熟。
總而言之,針灸推拿的適用性很強,但并不是很容易就能上手,在學習的時候,理論基礎必須打牢,首先要利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記熟經絡腧穴,針灸推拿注意事項,其次通過多加練習,這種使針灸推拿手法熟練,才能讓農村醫學專業的學生們更廣泛、更安全的掌握針灸推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