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薇
(沈陽大學美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素描雖然是外來詞語,但在中國傳統藝術領域中早已有了素描的內容和形式。中國畫的素描既區別于西方素描,又有相同之處。那么中國畫造型的基礎教學課之一的素描課,是要和西方的素描教學方法完全一致,還是只保留傳統繪畫的造型習慣,這是我們在中國畫基礎教學中需要思考和如何運用的要點。
近年來美院的中國畫基礎教學中提出了線性素描的新概念,主要以中國畫的線和西方素描的結構相結合的一種素描形式,兩種手段互補,以線條為主的造型形式表現物象。在強調“以線造型”的同時,既不排除結構,也不排除透視和色調,使繪畫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適當的取舍。那么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線性素描課與其他課程如何對接?如何設置中國畫核心課程的教學值得我們探討:
西方繪畫的素描是塑造形體,寫實的,是具有光影的全因素素描作品。區別于西畫素描課,線性素描的造型觀念有所不同,線性素描以線造型,用線來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立體感,輔助少量光影變化。那么在中國畫造型基礎課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內容和繪畫特點,讓學生了解線性素描的概念,掌握線性素描的繪畫方法,強調線條運用在基礎造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手部的描繪,傳統繪畫中樣式基本雷同,是一種傳承的“樣式”模式,失去了人體細微的區別和變化,那么在我們的線性素描的造型訓練中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畫的造型能力培養脫離不了線性素描教學,低年級的造型能力要放在感知形體,塑造形體的能力方面;高年級的造型能力還要放到線條的獨立美感和氣韻生動的能力方面。
從繪畫對象來說講,要多運用一些具有民族特點的靜物配合繪畫練習,比如說:瓷器、木制品、服飾等,訓練學生對造型的獨特理解,確保線性素描的練習對于中國畫的專業基礎訓練有教學價值。
過于依賴解剖和透視也會失去中國畫特有的主觀感知和藝術神韻,了解中國畫的造型規律,系統科學的進行線性素描訓練,可以為中國畫教學打造良好的造型基礎。
潘天壽先生主張“中西繪畫應該拉開距離”, 運用正確的素描方法,是指導中國畫基礎造型訓練的重要思想理念。解決中國畫造型基礎的最好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直接寫生的線性素描教學。
線性素描是中國畫專業特有的一種素描形式;白描是中國繪畫中一種極為重要的藝術語言,是以書法勾勒的方法,勾描墨線作為塑造藝術形象的基本手段。中國畫按照形式區分有寫意和工筆兩種,那么意筆所需的素描形式和工筆所需的素描形式會有所不同。意筆需要的是的線描是要運動的、進取的、寄情的、變換的東西。在線性素描課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教學重點,有什么樣的線性素描教學就有什么樣的白描繪畫風格。
工筆繪畫的線性素描要結合工筆白描的特點,要求結構嚴謹,一絲不茍,注意線條刻畫細致入微,是一種中和守靜的的細節變化。意筆繪畫的線性素描要抓住物象的瞬間印象,充分強調線的表現力,要注重筆趣,筆意,筆勢的培養和研究。工筆和意筆的線描屬于兩種審美形態,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所區分。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是在書法,哲學,文化多方面影響下的繪畫藝術,如何把線性素描這樣理智、邏輯和科學的教學方式融入傳統藝術當中,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研究課題。中國畫講究“形神兼備”,那么“形”就是說的造型,“形”解決的就是創作中的造型。作為中國畫的基礎課線性素描,是在中國畫造型基礎訓練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有什么樣的造型基礎,就有什么樣的創作基礎。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首先要尋求自己的繪畫語言,要樹立表達心像的表象。其次,感性階段進入理性階段。最后,畫外求畫,追求更高的意象美與傳統美學的理想。謝赫六法中,繪畫的氣韻是高于一切的,那么造型的基礎是一種手段,是技術、技巧。當你的造型基礎不能輔佐氣韻生動的時候,是一種缺陷。當技巧高于境界內涵的時候,作品就是沒有靈魂和理想的空洞。
中國畫的創作也是分為意筆畫和工筆畫兩種,那么在線性素描造型當中也需要有所區分。在近年出現的一些繪畫作品中,出現很多寫實的工筆畫作品,與照片一般無二,這實際上是重復了機器的數字處理,表達的是一種全因素素描所帶來的細膩的極致,缺乏藝術的主觀感受,也就是沒有自己的繪畫語言。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教學上把握藝術創作的主要規律。多年的美術應試教育,使學生的繪畫作品千篇一律,失去了很多獨立思考和藝術創作的想象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尋找自我的繪畫語言,研究造型規律,研究表達創作的各種可能性、技術性。研究獨立的表達方法,即使不成熟,也是應當探索的。
幾千年來,中國畫在不斷的變化,中、西文化差異日漸縮小,從宇宙觀到世界觀、方法論,從哲學觀念到美學觀念,超時空,超地域,兼容大同的美學思想浸透了中國畫的這艘大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中國畫的創作中,創造者們被插上了五顏六色的翅膀,意象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在作品中光芒四射。線性素描的發展也乘著這艘大船遨游在藝術的海洋中,既為中國畫的創作助力加油,也憑借著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獨立畫種。
目前,關于中國畫的素描形式一直存在爭論,但是,有爭論就會有進步,有發展,不同的聲音也代表著藝術形式的多元發展。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科學的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