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迎
(身份證號:3709821986****0041)
引言:軟土地基天然含水量和孔隙率大,親水性強,透水性差。如果軟土地基處理不當,路堤往往會變得不穩定,甚至危及線外建筑物。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充分處理軟土地基是非常重要的。
廣義軟土是指強度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一般我們把淤泥、粉土、軟粘土等稱為軟土。如果路基建在軟土地基上,路基將會不穩定或過度沉降,從而導致公路的損壞,影響公路的正常運行和使用。
軟土地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率大,親水性強,透水性差,結構不穩定,壓縮性高,抗剪能力低。軟土一旦受到擾動,其強度會迅速下降,觸變性和蠕動性較大。此外,該類基礎強度低,固結慢,變形大。在大交通量和重載車輛的作用下,容易產生側向膨脹、擠壓滑動和基底沉降。
為了提高壓實穩定并達到最終的結算在很短的時間內,消除橫向滑動位移,以避免路堤兩側的擴張和擠壓,并確保路基及其周邊建筑的安全或其他領域,蝦池塘和魚塘,有必要處理軟基。
軟土路基處理的目的是確保不會發生局部和整體剪切破壞的道路施工和使用,以滿足共穩定性的要求,也沒有大和解協議或使用期間會發生不均勻沉降,確保道路結構完整性和光滑的汽車駕駛,安全與舒適。施工過程中地基沉降加快,施工后沉降減小。
軟土地基施工部門應重點消除路基沉降,控制路基穩定性,加強對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觀測。此外,應與專業監測單位密切配合,使路堤填筑率適應路基土的強度增長,以保證路基的穩定性和施工后沉降滿足要求。
由于它們的類型、厚度和性質不同,不能統一對待。首先,要摸清各地區的地質、土壤特點,采取有效的對策,合理治理。
下面主要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施工情況,重點分析幾種軟基處理方法。
土地置換是軟土地基處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本方法主要適用于填方高度小于3米,軟土層較薄(一般厚度小于1.5米)的軟土地基。
采用這種方法時,應先將深度小于1.5米的軟土挖出,送到堆場堆放或傾倒。開挖現場的優質材料或借用現場的優質材料進行分層回填、壓實,直至合格。改變填充聊天通常采用強度較高的礫石、卵石、透水性材料等碑石。更換深度應根據承載能力確定。另外,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天氣的變化。每一更換部分必須在同一工作日內完成,大而長的部分必須分段更換。這個過程也被稱為路基的原始表面處理。
摘要擠密法是軟土地基最簡單的施工方法,通過更換填土材料,可以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有效地承受車輛荷載和路堤自重。
由于受粘性土含水率的影響,春土在施工過程中往往較為松軟。打火機一般可采用挖干、破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淺坑法”可用于道路的各個區域。這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步是挖一個40-50厘米廣場或圓形坑深約1米移除滲水坑的(一般來說,刪除滲水坑挖)后的第二天,在石灰坑的深度的1/3,然后它可以回填,滾。需要注意的是,輕度彈簧段的排距和孔距為5 ~ 6米,重度彈簧段的排距為3 ~ 4米。
排水砂墊層是在路基底部的地面上鋪一層砂,即在軟土的頂部加一個排水面。在填土過程中,荷載逐漸增大,促使軟土地基排水,固結滲水會從砂墊層排出。
為了保證砂墊層能夠順利排水,通常要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正常情況下,砂墊層厚度0.6 米~ 1.0 米為宜。另外,為了保證砂墊層的滲流效果,在砂墊層上填滿一層粘土,密封水,防止水返回路基。在路基兩側設置排水溝固定,從砂墊層滲出的水通過排水溝排出路基,有效保持路基的穩定性。
所謂強夯法,就是用從一定高度落下的重錘對地基進行快速固結,從而有效地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動力固結法,它利用起重設備將一個10-25噸重的錘舉到10-25米的高度,使其自由下落。該方法是在重錘錘擊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加固機理與重錘錘擊法不同。是一種新的地基處理方法。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砂土、砂礫土、低飽和粉質土、粘質土和濕陷性黃土。
所謂地表排水法,主要是指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開挖溝渠,以消除地表水,降低地基表面含水量,保證工程機械的工作條件。為了使基坑在施工中起到盲溝的作用,通常需要采用透水良好的礫石充填。
該方法主要是在軟土地基表面鋪設一層或多層土工織物,以減少填土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載力,不影響排水。對于含水較高的超軟土地基,如淤泥,土工織物墊層可以作為其他深層加固方法之前的初步處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該方法適用于水庫、泥沙等排水困難或水不能自然流動的地方。直接在大直徑路基填料,它是不容易被水覆蓋軟化巖石,在正常情況下,石頭塊大小控制在50 - 80厘米,和石頭填縫20到50厘米不是容易軟化水入侵的小石頭,通常要把填充高度控制在水中超過50厘米,通常鋪平后,使用一個輪輥或拖輥振動壓實,直到淤泥路基坡腳,又沒有明顯的下沉。
總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軟土地基施工區域,應充分結合具體的工程地質條件、材料供應、投資環境等因素,采取具體措施,防止軟土地基對施工的危害。
綜上所述,軟土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如果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基礎失穩,對結構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杜絕道路工程的質量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