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慶
(福建省德化第八中學,福建 德化 362500)
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中心。在這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要著眼點課堂教學。立足課堂教學,要先做好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備課。
子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就要從第一環節著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廈依靠的是堅固的地基——深度備課。“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沒有深度的備課,就沒有課堂教學就“潰于蟻穴”,教學實效無從談起。
因此,筆者針對這一問題,結合本學科教學實踐,對深度備課提高初中語文教學實效進行研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是語文教材編寫的依據,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初中語文深度備課要深入到語文課程的源頭——課標。以前備課以備語文教材為主,而往往忽略了備課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是初中語文備課之根本。以前教師備課把課標扔到一邊,這種備課是“忘本”的備課。深度備課的“深”體現在要以備課標這一目標為先。“《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在認真學習和領會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進行教學。” [1]當然深度備課標還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能死腦筋沒有結合學校實際。
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1]備課作為教學第一環節,要體現課標這一理念。這也是深度備課“深”字含義所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批評傳統教學中教師“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拿學生去配書本”“拿書本去配學生”的做法,認為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1.深度備學生經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出發,建構起新的經驗。學生的已經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是備課的起點。深度備課要向學生經驗備。如備《背影》這一課,先備好學生對于文章線索、細節描寫等這些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如何。因為這是這一節課學習的出發點,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點,那么不用再花時間復習;學生沒有掌握相關知識點,就要在課堂之上花時間復習。再如《紫藤蘿瀑布》備課時,由于本地并沒有紫藤蘿,學生沒有見過紫藤蘿,更別說紫藤蘿瀑布了。因此在深度備課時,筆者考慮到學生沒有這種生活經驗,專門設計了一個紫藤蘿圖片展和紫藤蘿瀑布小視頻,并配上相關的詩詞佳句。深度備課就體現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這些作為備課的基礎
2.深度備學生分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1]分層的理念已經在一線教學中根深蒂固,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沒有落實到位。究其原因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分層增加教師負擔等原因。因此,深度備課要備好學生分層,在問題設計與作業設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水平。如《紫藤蘿瀑布》分層作業設計如下:1.請用你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誦這篇散文,在誦詠中品味其中美的境界,并試著把它背下來。2.摘錄你最喜歡認為描寫最生動精彩的片斷,并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3.有沒有一種花,曾經深深打動你的心,嘗試著記錄你當時的心情。4.仿寫: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學生根據不同的層次來完成作業,這樣全班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任務,也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語文課標學生全體性的理念。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是語文學課程的根本任務。” [2]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中心是核心素養,而要落實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就要先從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備課抓起。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語文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初中語文課堂要積極探索指向語文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培養途徑,在深度備課這個第一環節就要以核心素養為中心。因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深度備課要指向核心素養。
如《紫藤蘿瀑布》設計如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目標:1.語言建構與運用:賞析、積累文章典雅的語言;學習景物描寫方法;2.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對比閱讀,感知紫藤蘿生命的厚重與精神的力量,體悟深情。3.審美鑒賞與創造:誦讀美文,感受文章語言的典雅之美。賞讀美文,通過品讀文中的美詞佳句,感受紫藤蘿輝煌繁盛、燦爛奪目、充滿生機的美。4.文化傳承與理解:引導學生對生命的深度思考。
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初中語文課堂要向深度備課要實效。在核心素養的新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根本任務,課堂教學就要從備課這個第一環節抓起。初中語文深度備課先備課標和學生,深度備課指向核心素養,以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