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俐 劉健峰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21世紀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齡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而我國老年護理專業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目前幾乎沒有專門的人才,老年??谱o理的培養仍是一項空白。針對日益凸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培養具有專業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的護理人員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老年護理也必將成為21世紀的一個最有發展前景的希望產業。如何盡快培養出專業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已迫在眉睫。借鑒新加坡南陽理工學院的“教學工廠”理念,規劃建設老年護理實訓基地,構建老年護理模擬病房,在仿真情境下鍛煉學生護理能力,培養學生老年護理技能,增加就業競爭力,同時面向社會培養老年護理員,為周邊社區人群開展居家護理、康復保健等。
2016年1月開始我院對原有實訓室進行了重新規劃、擴建、調整。根據教學內容,我們把實訓室調整為老年護理綜合實訓室。老年護理實訓室集老年模擬病房、老年實訓示教與練習等內容為一體,使之成為功能和布局更加合理的校內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在老年護理實訓室新增了老年人移位系統,移位系統包括自理老人移位機及介護老人移位機。運用移位機可將老年人由一張病床移至另一張病床,介護老人移位系統配備有移位機、軌道等。老年護理實訓基地設置還有其他先進的養老設施,如養老護理培訓模擬人、老年人病床(配備有飯桌,輸液架)、可移動老年人洗浴車、臥床老人洗頭器、坐便、血壓計、分時藥盒、老年人梳子、指甲剪及各種老年人專用餐具等。
以護理專業課程體系為基礎,依據自理、介助、介護老年護理崗位的特殊要求,按照基本技能-崗位核心技能-綜合職業能力逐步遞進的原則,嵌入老年護理專業課程,構建“四模塊、三遞進、嵌入式”老年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校企共建模塊化、遞進式綜合實訓項目。四模塊即基本護理技能、老年常見疾病護理技能、老年康復護理技能、社區護理技能四大實訓模塊。三遞進是按照學校制定的“基礎橋梁在學校,專業臨床在基地、生產實習輪科轉”的護理三段式教學需要,根據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護老人的健康狀況和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課程計劃及實踐教學項目,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實踐教學改革中注意滲透人文知識,符合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培養目標。護理實踐能力是護士的基本素質要求,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我院老年護理專業在教學研究與實踐過程中滲透人文科學,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編寫并校內印刷《護理專業綜合實訓教程》,充分利用護學結合的職業教育優勢,密切護理教育與養老服務的互補與合作,加強護士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更好的促進老年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我院通過老年護理實訓基地的建成和使用,改善了我院老年護理的實訓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際操作機會,并且可以瞄準專業的崗位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掌握本行業的前沿知識與技術,提供就業競爭力。
實訓基地全天為學生開放,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在實訓基地進行模擬訓練和練習。例如老年人翻身、移位操作性很強,要求學生做大量的課后練習,才能掌握熟練的技能。我們組織學生利用角色扮演,由學生扮演不同層次的老年人,如行動遲緩、下肢癱瘓、全身癱瘓等老年人,學生利用老年移位機、洗浴車、移位系統等進行訓練;實訓指導教師巡回指導。仿真的模擬環境使學生的職業感更強,與職業崗位的角色更加貼近。
實踐教學中還充分利用學生課間見習這一形式,組織學生到養老院、社區醫院學習,宣傳、協助社會養老護理知識的普及和推廣。項目組成員還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勞動部門養老護理知識培訓,并獲得養老護理考評師資格。與市勞動廳合作,為鄭州市家政協會舉辦的老年護理大賽制定考核標準和擔當評委。通過以上實踐活動使我院老年護理實踐教學達到了縮短理論與實踐、課堂與臨床、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距離的目的。
老年護理綜合實訓室的建設充分考慮到老年人護理的特點,摒棄傳統“三餐一臥”的老人護理方法;借鑒NYP和國外其他先進的老年護理理念,從對老年人生活護理、健康護理、健康咨詢和心理咨詢等方面進行規劃建設,突出溫馨、舒適、安全、方便特點,使其更具人性化。該研究課題以老年護理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建成老年護理實訓基地,校企共建模塊化、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實習實訓,使學生具有規范的老年護理操作技能。能對老年人多發病、常見病進行觀察和護理,具備與老年護理對象有效溝通和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為職業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該研究項目的創新之處:主要是建成的老年護理實訓室,在仿真情境下鍛煉學生護理能力,提高學生老年護理技能及綜合素養。并且面向社會培養老年護理員,為周邊社區人群開展居家護理、終極關懷專題活動、講座及培訓。
進入21世紀,我國迎來了人口迅速老齡化的現實問題,面對洶涌而來的“銀發浪潮”的沖擊,人的思想也在社會大變革的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轉變,人們對養老觀念的改變,使養老服務模式呈現多樣化的需求,養老服務與養老產業人才急待開發。高職院校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急需的一線技能型人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專業實訓室的建設對提升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
建成的養老護理教學實訓基地,使其成為為社會培養老年護理工作人員的搖籃,成為骨干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主要校內實訓基地之一;基于新校區設施和周邊環境,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設老年護理公寓(醫院),既能為社會承擔老年專科護理服務,更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老年專科護理實訓基地,真正做到“校中廠,廠中?!?。養老護理實訓教學基地的建立,使老年人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基礎上,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將充分利用好實訓基地,開展老年教育,向老人們傳授更多的實用知識,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我國養老護理工作做出貢獻。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創立是創新思路的結果,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靠的也是創新思路。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技能型、實用性人才,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整個高職教育也是這樣。只有不斷創新思路,不斷探索前進,才能不斷提高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水平。為社會發展輸送合格的人才。
現代護理秉承整體護理的觀念,要求醫務人員把患者看成生理、心理和社會、精神、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構成的統一體,新的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要求護士要有愛心、誠心、同情心,有積極奉獻的價值觀,有靈活的溝通技巧,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和實驗實訓教學體系的探索,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逐漸體會到服務對象的真實存在,能感覺到老年患者的疾苦,意識到學好技術,解除患者疾苦的成就感、光榮感和使命感。使學生順利完成由護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適應由實訓室、模擬病房到醫院臨床和社區服務的轉變;由模擬人到病人臨床實施護理措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