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飛
【摘 要】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加強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監測與研究,明確當前環境污染的范圍、程度以及形勢,從而采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進行解決,這也對環境監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論文主要針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對策進行了探究。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world,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people's healt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to clarify the scope, extent and situation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 as to take targete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it, which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問題;對策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830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2-0170-02
1 引言
環境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存空間以及發展前景,為了更好地把控外界環境的變化,進行污染的防治與防控,必須要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從目前來看,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通過采取有效的優化措施解決環境監測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環境監測技術的作用與價值。
2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監測條件有待完善
從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環境監測條件仍然有待完善和優化。首先,我國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研究仍然處于發展階段,環境監測條件比較惡劣,無法保證監測結果的精確度和穩定性,導致監測結果與實際污染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無法為環境的保護以及污染的防治提供指導;其次,我國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興起于最近幾年,相對來說環境監測機構數量較少,器械裝備也比較簡陋,與發達國家對比,環境監測機構的監測設備比較落后、數量不足,無法保證環境監測的質量,甚至很多設備存在明顯的變形和老化現象,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價值,直接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導致監測工作缺少實際意義[1]。
2.2 缺乏完善的技術資源
首先,由于我國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又有著較大的地理跨度,導致我國環境監測任務相對比較繁重。由于技術資源缺乏,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結果精確度不高以及效率低下的問題,影響決策質量和監測效率。其次,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到位也會影響最終的監測結果。我國與環境監測工作相關的法律機制并不健全,設備和技術比較落后,設備采購時缺乏必要的證明以及專業審批階段,設備采購不夠規范和科學,這也會造成設備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影響監測的結果和監測的質量。最后,我國缺乏高水平的環境監測人員,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會造成監測結果出現偏差,無法發揮環境監測的作用[2]。
2.3 缺乏專業綜合的監測人員
環境監測涉及的設備和環節較多,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專業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涉及各行各業的知識和理論。如果技術人員缺乏專業的監測能力,必然會影響最終的監測結果。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環境監測活動通常是由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員工負責,絕大多數的監測人員對基本的監測常識不夠理解,相關監測活動只是照葫蘆畫瓢,監測的結果與實際偏差嚴重。同時,我國高校仍然沒有設置獨立的環境監測專業,無法為社會提供經過系統教育的環境監測人才。社會上的環境監測培訓機構也不夠成熟,存在培訓效果差以及培訓機制不科學等問題,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實際應用產生不良影響[3]。
2.4 環境監測因子范圍不足
環境監測因子是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重要外在表現。目前,工業發達國家的監測因子主要包括大氣、地表水、惡臭、土壤、地面沉降、電磁波、固體廢物以及噪聲等,包含1000多項污染物以及多項優先監測控制項目和有機污染物等。我國環境監測因子相對來說范圍比較窄,只有500多種環境監測因子,這也體現出我國環境監測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影響環境監測的質量[4]。
3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優化的相關對策
3.1 完善環境監測法律法規
科學系統的法律法規是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能夠順利穩定推進的前提,從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與環境監測技術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仍不夠健全和系統,導致環境監測技術應用的隨意性較強,數據偏差較大,無法發揮環境監測工作的指導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地位,并通過制度上的引導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政府部門也需要明確對應的法律條款,為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對環境監測法和環境保護法進行具體化和完善化,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制度。相關執法人員也需要加強對法律法規制度的學習,提高責任意識以及執法意識,推進環境監測技術的有序應用。同時,還需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環境監測方法以及環境監測標準,要求環境監測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引入西方先進國家的環境監測體系和環境監測方案,對現有的環境監測制度以及環境監測技術進行優化與改良,保證環境監測技術的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有機統一不同的環境監測技術。相關環境監測部門必須要按照現有的標準推進環境監測工作,并不斷創新工作環節以及工作內容,使得我國環境監測技術能夠逐漸成熟化和系統化,規范環境監測人員的行為,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監測方法和監測體系。
3.2 建立系統科學的監督管理機制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是環境監測技術能夠順利應用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提升環境質量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技術資源的優化升級。環境監測技術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匱乏,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對環境監測技術資源的使用進行規范,科學管理各項技術資料和技術方案。同時,全面檢查應用到的監測設備,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故障和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使得設備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減少設備因素導致的測量誤差,提高測量的精確度。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強對設備的校準和維護工作,使得環境監測技術能夠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滿足環境監測要求和目的。根據行業標準以及法律法規對監測技術進行升級與優化,真正發揮環境監測技術的作用和價值。此外,還需要合理配置環境監測設備,制定完善的維護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延長環境監測設備的使用壽命,根據各個地區的工作特點以及環境污染情況合理配置監測設備以及監測技術,使得環境監測工作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3.3 提高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
作為環境監測技術應用的關鍵,人才的能力水平以及人才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著環境監測的結果。因此,國家和各級環境監測機構必須要認識到專業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加大對專業高水平人才的引入以及對現有監測人員的專業培訓,建立起高質量、專業化和高水平的環境監測人員隊伍,從而充分發揮環境監測的作用和價值,保證我國環境監測整體工作質量。例如,可以在環境監測總站中開展培訓工作和講座,重點講述與環境監測有關的專業內容以及課程體系,并建立起專業的培訓基地,提高監測人員的實踐能力。各級監測機構也需要認識到專業監測人員的價值,加強對技術人員的考核與專業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技術水平,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再教育,不斷開展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監測方法的培訓工作,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質量和應用效果,為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順利推廣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問題直接關系著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環境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為環境保護的技術支撐單位,環境監測部門必須要依據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合理地開展各項環境監測工作,不斷完善現有的監測技術和監測設備,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提高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整體水平以及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為環境污染的治理以及環境保護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從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促進我國經濟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逸.探究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與發展,2018(2):164-165.
【2】曾瑜桓.試析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與發展,2017(3):229-230.
【3】田明.我國環境監測技術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7(10):129+131.
【4】張震南.試論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