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叢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楊樹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在帶給我們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導致了楊樹病蟲害多發的問題,尤其是以楊樹爛皮病為代表的,對楊樹林業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本文首先對楊樹爛皮病的致病因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接著分析了楊樹爛皮病的發病特點和發病規律,最后重點闡釋了進行楊樹爛皮病綜合防治的一些技術手段。
關鍵詞:楊樹爛皮病 ? 發病規律 ? 綜合防治技術
楊樹是當前我國采用率較高的綠化樹種,其具有成本低廉、易成活以及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的特點,可適應大部分的地區栽種,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在當前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近年來許多楊樹樹種在春季卻常常爆發爛皮病,造成大面積的楊樹死亡,給林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而楊樹爛皮病已成為危及楊樹生長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廣大林業工作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對其進行綜合整治。
一、楊樹爛皮病致病因素分析
楊樹的爛皮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危害性較高,可對其它樹種進行交叉感染,其主要的致病源是一種叫做污黑腐皮殼菌的病原菌,其天性為全黃殼囊孢菌。楊樹的爛皮病的發病持續時間較長,發病原因較為復雜。
楊樹的爛皮病一般在晚春時節,開始產生病理特征,此時一般為其潛伏期,到初夏時節由于氣溫的上升,以及潮濕悶熱的環境條件下,楊樹的爛皮病的致病菌處于活躍階段,病理特征開始呈現爆發式發展的特點。
通過專門的實驗結果發現,楊樹爛皮病的產生是從其致病菌的無性世代開始產生,其致病菌的各類組織結構均可傳播致病菌源,如病菌的菌絲、子囊殼及分生孢子器等均可傳播致病菌,這些菌源體通過風媒、蟲媒等媒介,可以進行廣泛的傳播,遇到楊樹的創口就會沿著創口進行繁殖蔓延,其生命力極為頑強,可以適應嚴寒天氣。在氣候條件許可的條件下,其會從楊樹病變部位開始由皮層部位逐漸向樹心部位蔓延,從楊樹內部形成破壞,故而破壞力極強。
楊樹的爛皮病的致病菌在對宿主進行侵染后,需要一周左右的潛伏期,如果此時的氣溫達到其最適合繁殖的溫度,暨10℃~ 15℃左右的溫度區間時,楊樹的爛皮病的致病菌開始爆發式的繁殖,楊樹的爛皮病的發病癥狀最為顯著;但是,到了夏季高溫時節,楊樹的爛皮病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此時,楊樹的爛皮病的發病癥狀較為穩定;到秋季氣溫轉涼,降到20℃時,楊樹的爛皮病又會迎來一波爆發期。因此,楊樹的爛皮病的整個發病周期呈現規律性的波動過程,存在發病惰性期,利于我們在這一時期采取防止措施,提高對楊樹的爛皮病的防治效果[1]。
二、楊樹的爛皮病發生規律性分析
楊樹爛皮病的發病癥狀呈現為干腐狀特點,其多發部位主要集中楊樹的主干部位。其在發病早期,主要的病理特征為楊樹的主干處樹皮顏色發生變化以及發生脫水干枯現象,此時還未產生病斑;發病中期楊樹的樹皮部位出現明顯的褐色的、水腫癥狀的病斑,產生明顯的異味,隨著病情加重導致失水、樹皮部位塌陷變軟腐爛等癥狀,病情嚴重的還會產生楊樹樹皮開裂、滲水等癥狀,伴隨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楊樹的木質層也發生類似的變化過程,等到整個病變枝干的病變部位環繞一圈后,發病枝干的病變部位上部枯死;在病變部位還會產生黑褐色的尖銳凸起,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這些凸起會產生一些桔紅色膠質卷絲狀物[2]。
三、楊樹的爛皮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楊樹爛皮病多發于楊樹的主干部位,形成膿瘡狀的斑點,嚴總影響了楊樹的整體美感,而且這些斑點還會對楊樹的木質層產生侵害,降低樹木的品質,降低了楊樹林木的經濟價值,因此,我們要及時的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對楊樹爛皮病進行綜合性的防治,提高楊樹林木的經濟價值。
(一)楊樹爛皮病的營林防治技術措施
一是合理選擇抗病樹種。研究發現,生長態勢良好的楊樹對爛皮病的抗性較高,不易受到其他病株的傳染,因此,在選擇栽種樹種時要選擇生長狀況良好、健康茁壯以及耐惡劣環境的苗木,增強林木的抗病性;增強楊樹品種的抗病能力,提高防治效果,我們在進行營林活動時要充分考慮樹種的環境適應能力,因地制宜選擇優質樹種,并且保障其生長所需的各類水肥、土壤以及氣候條件,以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所需,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選擇育林樹種的原則,考慮樹種的耐病性與生長環境之間的切合關系,綜合考量計劃目標以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來合理選擇適宜的植樹造林樹種。
二是加強苗木的培育工作。在進行楊樹苗木的培育過程中,我們要把握營林防治的主導原則,運用合理科學的造林方法,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優化楊樹林的樹木品種搭配方式,提高整體的抗爛皮病能力;在進行楊樹苗木的移栽過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滅菌手段對苗木進行滅菌處理,減少附帶病菌,扦插材料應當采取低溫保存方式,降低病菌感染的幾率,保持其良好的生長能力;造林時選擇合適的栽培環境,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選擇栽培地點時,要盡量選擇土壤透氣性較好、給排水便利的地點,同時栽植穴要足夠深和寬,以利于楊樹幼苗能夠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在挖掘栽植穴時,要注意在坑底覆蓋一層完全腐熟且經過滅菌處理的有機質,以為苗木的成長提供充足的肥料;采用帶土栽培技術,在移植過程中,為保證移栽的成活率,我們可以在移栽時,保留根系周圍的土球,用易分解的袋子進行固定,同時在搬運過程中,要注意輕拿輕放保護幼苗的根系,移栽后要及時對倒伏的植株進行扶正固定。
三是增強楊樹苗木的抗病力。在移栽完成后,要及時的做好苗木的管理工作:做好防曬處理,可以在苗木上方架設遮陽網等設備,避免陽光曝曬,保持必要的濕度;要安排專人進行巡視及時的除掉害蟲,適當噴灑一定量的消毒殺菌藥物,除掉病菌;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每天早上和傍晚兩次,噴灑適量的水分,保證苗木的水分供應及降溫作用,當氣溫較高時,可以適當的增加噴灑次數和噴灑量;保證肥力供應以及充足的水分供應,充足的水肥供應,能夠優化土壤結構,為苗木的健康生長提供優良的環境,但是在夏末秋初之際應當降低施肥量,降低苗木生長速率,以更好的越冬;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耐寒能力相對較差的苗木,需要做好防寒措施,因此需要在入冬之際,一次澆透苗木并且搭建塑料棚,來幫助其順利越冬;及時對楊樹苗木進行袖箭工作,及時的對染病的苗木部位進行修剪,避免傳染其他植株,同時對于楊樹苗木本體上的一些創口采取保護措施,防治楊樹爛皮病致病菌通過創口進入苗木中,在越冬時節要及時的對楊樹的枝干部位涂抹殺菌的涂白,防止致病菌在創口處越冬。
四是優化楊樹林周邊地區的環境條件,保持較為干凈整潔的環境,避免為致病菌的繁殖提供條件。我們要加強對楊樹林的管理維護工作,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加強對林區的監測力度,及時的發現染病植株,對于發病嚴重的植株進行隔離,甚至銷毀,對于染病癥狀較輕微的及時采取防護措施,例如鏟除致病部位的菌落等,對于樹木的創口進行涂抹藥劑等措施,滅殺致病菌落。
(二)楊樹爛皮病的化學防治措施
根據楊樹爛皮病的發病規律,在其致病菌活動不活躍的春季、秋季,采用適當濃度的百菌清等化學藥劑,對產生楊樹爛皮病癥狀的部位,刮掉病變組織,然后涂抹藥水進行滅菌處理,半月左右進行一次刮皮涂藥;在楊樹爛皮病致病菌較為活躍的夏季,適當的加大藥劑的濃度,以及增加滅菌的頻率,以提高防治效果[3]。
(三)楊樹爛皮病的生物防治措施
近年來,無公害的防治手段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楊樹爛皮病的生物防治過程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方式是在致病菌的生長環境中引入競爭性菌落的方式,在此過程中木霉菌應用較為廣泛,其來源廣泛,具有較高的生物拮抗作用,生長適應能力高,競爭能力較高,可以有效地降低適宜致病菌生長的物質條件基礎,甚至可以以致病菌為其生長提供養分;具體的使用方法為根據楊樹爛皮病的發病規律,在楊樹爛皮病的爆發初期,采用木霉菌懸浮劑,對病變樹木的致病部位噴涂相關溶液,半月左右為一個周期。此外,木霉菌的溶液在有效殺死致病菌的同時,還能夠對植物產生有利影響,促進其生長發育,抗擾性強。
四、結語
我國的楊樹人工林面積廣闊,而且其具有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但是,伴隨著楊樹林種植面積的擴大,由于其林木結構較為單一,抗病能力較差的緣故,近年來其發生病蟲害的幾率也在逐年增加,給正常的楊樹林業生產活動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我們要及時的采取多種防治手段,來切實的降低楊樹爛皮病的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楊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治江,劉中元.殺菌劑對串珠廉孢亞粘團變種菌絲生長、產孢、孢子萌發及芽管生長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8,(04):168-172.
[2]馬曉東.陜西蘋果腐爛病的發生規律及其無公害化學防治新技術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164-167.
[3]臧睿,黃麗麗.蘋果樹腐爛病菌分生孢子萌發及其影響條件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07,(01):64-67.
(作者單位:赤峰市巴林左旗國營機械化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