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山
摘要:一個時代的思想,必須和當時的歷史條件相適應,必須是針對當時的問題,能夠解決當時的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當前歷史條件相適應,針對當前的問題,能夠解決當前的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個時代哲學思潮的中心。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十九大 ? 革命任務 ? 革命性質
一、我國當前的歷史條件
“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1]分析我國當前的歷史條件,必須站在時代前沿,用全球視野來觀察。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主題。從歷史角度看,人類社會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是時代特征,合作、共贏、和平、發展、是時代潮流;從現實方面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不斷、風險增多的時代。雖然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人類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挑戰卻是越來越突出。
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世界各國聯系密切深入,利益互相交織,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此種形勢下,和平是世界各個國家進行國家發展的前提,大規模戰爭的爆發不大可能。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到達80%,他們的合理性需求必然要得到滿足,全球治理格局必然要改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歷史潮流,成為世界多極化發展的一大推力,世界多極化大勢難逆。我國的國際地位極大提高,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口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最大貨物出口國、最大外匯儲備國,已成為影響全球治理格局的一個主要一極。
中國明確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和平之夢,是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合作共享的。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會針對任何國家。我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進理念,積極倡導“一帶一路”,打破了零和游戲和利益獨占的藩籬,使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機遇期。
十九大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边@就指明了我國當前的歷史條件。
新時代是個什么樣的時代?新時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二、我國當前存在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2]。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困難、新風險、新挑戰、新阻力和新壓力。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勢頭良好,社會環境總體穩定和諧,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但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意味著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已經從量的滿足發展道路到質的追求,特別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4]。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更加強烈地向往美好生活,人民群眾期盼更好的教育醫療、更滿意的工作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舒適的宜居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就更加突顯出來。從當前現狀看,先進生產力和相對落后的生產力還同時并存,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方面的建設還滯后于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還剛起步,城鄉區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凸顯。
在中國人民站起來,并且基本實現小康以后,能不能更加富起來、強起來,絕不僅僅只是積累這么簡單的事情。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都大。
三、當代哲學思潮的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 “八個明確”回答“是什么”的問題,從理論上回答我們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笆膫€堅持”回答“怎么辦”的問題,從實踐層面明確我們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蘊含了豐富的哲學理念: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該思想作為最廣泛社會力量的最大公約數的新思想,有利于正確引領不同社會階層復雜多元的思想觀念,把思想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于堅定“四個自信”的思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體現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表現了我們的信心和能力;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該思想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擔當;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思想,“四個全面”思想是站在全局來觀察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主要矛盾,體現了全局觀;關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找到發展新動力通過創新來實現,解決發展不平衡要靠協調發展來處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要實行綠色發展,發展內外聯動必須要開放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需要共享發展;關于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思想,該思想指出通過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和結構,著眼于經濟結構的對稱態以及可持續發展,為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指明了出路;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思想,該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關于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該思想指出只有優化供給側結構,也就是升級產業結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是唯一的突破口,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必須也只能依賴于全面深化改革;關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思想,該思想正視不同社會階層之間出現的價值觀念沖突造成的矛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多元文化整合;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思想,該思想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關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思想,該思想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消除城鄉區域差距指明了方向;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思想,該思想強調只有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才能實現國家的總體安全;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該思想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觀,表達了生態優先的環境價值觀,詮釋了生態經濟的自然資本觀;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該思想強調重義輕利和共享,要求國家交往中要尋求最大公約數,實現雙贏和共贏,建立公正、合理、和諧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關于“一帶一路”的倡議,該倡議提倡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關于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的思想,該思想堅持零容忍、全覆蓋、無禁區懲治腐敗,等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既是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是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使其不能發展的,畢竟是些具體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某時某地革命的對象;消滅這些對象,就是其時其地的革命的任務;這個任務,決定其時其地的革命的性質。[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指導解決新時代下阻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問題,我國現時現地的革命性質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社會改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我國當代的社會性質,認清了革命任務、革命性質和社會性質就認清了當代的哲學思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個時代哲學思潮的中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
[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3]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8-19.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8-19.
[5]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162.
(作者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