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蕓,豆欣蔓,王興蕾,趙 宏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8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節約(Save)、學習(Study)8 個項目,因其古羅馬發音均以“S”開頭,故簡稱為“8S”[1],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我院在將此理論用于醫院護理管理過程中,根據醫院護理管理的特性,結合“五常法”,總結出適合醫院護理管理的創新“8S”模式,即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節約—學習,并給予各項目符合醫院管理理念的邏輯上的遞進關系,使其更符合護理管理的邏輯程序。護理質量是醫院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質量評價是護理質量管理的中心環節,而敏感性指標的選擇是護理質量評價的關鍵所在[2]。綜合醫院集醫教研于一體,體系龐大,科室眾多,資源錯配現象嚴重,普遍存在管理混亂現象[3],嚴重影響醫院形象和核心競爭力。因此,根據《護理質量與管理評價》實施指南推薦的醫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和美國護士協會護理質量指標發展委員會的推薦,結合我院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指標,以護理質量、護理夜查房達標情況、護理人員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護理人員素養為監測指標[4-5],開展將創新“8S”模式用于醫院護理管理的“明亮行動”,取得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神經科及重癥監護病房共24個護理單元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為新大樓病區;(2)均為規模相同或相近的獨立護理單元;(3)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選的。排除標準:(1)床位數>70與<55的病區;(2)運營性質不同的科室。將符合納入標準的科室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床位數、病房數、平均住院日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項目 對照組6 6 6.0 0±1.9 9 1 8 5.0 0±0.7 3 6.6 2±1.5 0觀察組P值床位數(張)病房數(間)平均住院日(天)6 6 4.0 0±1.1 3 1 8 6.0 0±1.5 4 6.6 8±1.2 0統計量值1.5 3 1 1.3 0 1 1.1 0 2 0.1 6 2 0.2 0 1 0.3 1 5
2.1.1 建立創新“8S”管理組織構架 以護理部主任為大組長、質控科科長為負責人,制訂實施方案,對即將實施創新“8S”管理的護理單元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2.1.2 護理部根據“8S”管理條目,結合我院情況,編制“8S”管理清單并下發到科室 護士長帶領護理骨干按照“8S”管理清單對科室進行全面檢查,明確需要管理的區域、項目、范圍,制訂實施方案并在晨會時公布,使全員知曉、配合。
2.1.3 護理部制定“8S”落實檢查表 進行落實情況的檢查和指導,對跨部門協作事宜進行統一協調,取得醫院各部門的支持。
2.2.1 整理、整頓、清潔 按照“8S”管理清單,以“要和不要”為依據對科室物品進行檢查,清理無用物品,整理、清潔、定點放置有用物品。庫房統一貨架、統一標識、統一容器,根據使用頻次監測將系列用物和高頻用物歸類放置,以實現空間的合理應用和物品的規范化管理。同時,開展“明亮行動”,對科室進行徹底整理。
2.2.2 規范、素養 員工的素養是保證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將制度和規范內化為護理人員的素養,培養護理人員自我管理意識,提高其工作質量,實現人人參與管理[6]。通過整理、整頓、清潔,對科室進行改進,而要維持改進效果,不僅需要制度,還需要規范和素養。護士長要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所有用物定點放置,所有儀器專人管理、定期保養,達到“凡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無縫隙監管狀態。
2.2.3 安全、節約 合理的工作流程,規范的操作和管理,為安全和節約提供保證[7]。“8S”管理能提高醫務人員的安全意識,創造安全的文化環境[8]。合理、規范、安全用藥是患者醫療安全的重要保障[9],藥品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創新“8S”模式實現了對環境、儀器設備、庫房耗材、藥品等的規范化管理,杜絕了耗材和藥品過期現象,減少了資源浪費[10],同時保證了藥品安全和患者安全。
2.2.4 學習 我院開展創新“8S”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創建學習型團隊,提高團隊核心競爭力。“8S”管理的開展使得護理人員不僅在科室實施“8S”理念,還將“8S”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加強對自身物品等的管理,工作、生活熱情高漲。
采用SPSS 17.0軟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2017年6—12月的護理質量督察結果、護理夜查房達標率、護理人員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護理人員素養等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
護理質量督察結果顯示,觀察組平均成績為98.6分,達標成績為90分,共11個科室達標,達標率91.7%;對照組平均成績為86.6分,4個科室達標,達標率33.3%,經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P<0.05。護理夜查房結果顯示,觀察組平均成績為92.2分,9個科室達標,達標率75.0%;對照組平均成績為83.1分,2個科室達標,達標率16.7%,經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P<0.05。共發放護理人員滿意度調查問卷860份,觀察組回收有效問卷431份,對照組回收429份,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共發放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1 454份,其中觀察組回收有效問卷720份,對照組回收有效問卷720份,詳見表3。

表3 兩組住院患者滿意情況比較[n(%)]
本研究采用梁秀琴等[11]設計的護士職業素養核心勝任力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對臨床護士、護理管理者兩類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專業因素、個人因素、護理服務、成就特征4個維度,共29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從“很不滿意”到“非常滿意”分別計1~5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人員對自身職業素養的認可情況(±s,分)

表4 兩組護理人員對自身職業素養的認可情況(±s,分)
維度 觀察組(n=1 6 4)4.6 1±0.7 2 4.8 9±0.6 1 4.9 5±0.9 4 4.0 5±0.7 4對照組(n=1 7 8)t值P值專業因素個人因素護理服務成就特征3.6 4±0.4 9 3.7 3±0.6 5 3.7 2±0.4 6 3.1 2±0.4 6-9.1 1 2-1 1.1 0 1-7.7 6 5-7.3 4 2 0.0 0 0 0.0 1 3 0.0 0 0 0.0 1 1
綜合醫院面積大、病員多,醫務人員、后勤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等工作人員多,管理區域及范圍廣,容易出現管理松散、各部門推諉現象,嚴重影響醫院形象。實施創新“8S”模式,能推進醫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實現規范化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ICU是急危重癥患者集聚地,科室護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可開展創新“8S”管理,規范儀器設備等的管理,為危重患者提供安全保障。葉利軍[10]的研究顯示,ICU庫房實施“8S”模式,能提升庫房利用率,促進ICU庫房規范化管理。因此,ICU更適宜開展創新“8S”管理。
患者滿意是對醫院的最高評價,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是衡量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的核心指標,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已作為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12]。本研究從住院環境、病房設施、護士素質、護理技術及護理總體質量等方面對住院患者進行滿意度測評,結果表明,將創新“8S”模式用于醫院護理管理,能提高患者滿意度。
培養員工積極的工作態度、主動性、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品質,是“5S”活動的核心[13]。規范行為、提升素養是“8S”管理的落腳點和根本目標,“8S”管理要求對零亂的環境用物進行整理、整頓、明識、定位,糾正員工“隨用隨放、隨用隨扔”的不良習慣,提高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和依從性[14]。實施“8S”管理,能使人人參與管理,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規范員工行為,從而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應。
職業素養是個體運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所需具備的資質和潛能,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其在從業生涯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15],其中協作、溝通、問題解決及創新思維能力是職業素養的核心,更是護士能力和素養的具體體現。由表4可知,將創新“8S”模式用于綜合醫院護理管理,能提高員工職業素養和環境整潔意識,從而使整個醫院的服務環境上升到新的高度[16-17]。
創新“8S”模式的實施,能提高員工行動能力與素質。在目前醫療環境復雜的情況下,要滿足患者需求,醫護人員的高技術水平和高素質是基礎,良好的住院環境也不可或缺,創新“8S”模式能有效處理醫院環境、藥品、物品等方面的管理問題,使醫院護理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因此,創新“8S”模式對樹立良好醫院形象與提高綜合管理水平、競爭能力及員工素養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