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陶樂中學 寧玉紅
初中階段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出來的,因此需要學生重點記憶背誦文言文。但是直接背誦的話肯定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掌握韻腳這一特點。并且背誦之前可以通過多次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感知文章作者想要傳達出的情感,從而在朗讀時培養自己的理解能力,這樣在學生背誦時就會更加輕松。
例如,在教授《蒹葭》這篇古文時,教師就可以重點給學生講解分析一下這篇文章中的押韻的語段。在讓學生進行朗讀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播放專業的朗讀音頻讓學生去感知如何正確地去朗讀,體會其中的感情。然后,可以讓學生嘗試去抓住韻腳進行朗讀,“蒼”“霜”“方”“長”“央”,以及之后其他的韻腳,直至學生達到背誦的程度。最后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檢查,檢驗一下學生的掌握情況。
文言文的句型結構包含有幾種特殊的句式,主要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而每種又會有幾種不同的表達形式。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的過程中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分析特殊句型。只有做好句型分析,才能順利地將文言文翻譯成漢語,便于學生學習。例如,在教授《曹劌論戰》這一篇文言文中,我會在給學生講解完字詞后開始著重分析特殊句型。其中在快要講到“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這三句特殊句式之前,為了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特殊句型,我會先讓學生自己找,然后分析它是什么句型。學生分析完之后我會問學生有沒有發現是什么特殊句式,學生回答完之后我會揭曉答案:它們都是介賓短語后置句。然后再分析它由哪種短語構成,怎樣顛倒語序翻譯,虛詞“以”常會用到哪些語境翻譯,甚至介詞短語中的這個“介詞”都還可以替換成哪些文言單字,然后講完之后留給學生一些時間消化知識。
文言文文章里面的字詞很復雜,教師在教授文章之前就應該先將一些重點的字詞釋義給學生講解清楚。當然,為了減輕教師過多的教學壓力,可以給學生留適當的時間讓學生預習。在預習時應注意找出疑難字句在教師教授的過程中重點聽講。教師需要注意講解的方法,對重點字要進行歸類,突出教學重點,同時也需要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在教授《論語》這篇文言文時,由于這里面的一些字詞都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我會先要求學生自己在預習文章的時候根據課后注釋就把這些字詞都找出來,并且標記一下。如,“不亦說乎”中的“說”通“悅”,表示愉悅快樂的意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的“罔”意思為迷惑,“殆”通“怠”,表示精神疲憊的意思。類似這樣的文言實詞還有很多,而且在我講課的時候我會根據課后注釋在已有的一些釋義下再給學生拓展一些相關的釋義,就是在其他文章當中所用到的。這樣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外延,方便學生日后的學習。
總之,由于文言文的學習在初中語文教材上所占的比重較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備課準備,采用不同的講課方式讓學生不至于對文言文失去學習的興趣。同時,應當對文言文進行精講細化,為學生對之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