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國際老年大學協會第104次理事會暨“一帶一路與老年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本次大會由國際老年大學協會、中國老年大學協會主辦,湖北省老年大學協會、湖北省老年大學承辦。國際老年大學協會主席弗朗索瓦·維拉斯,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副會長林元和、陳先森、孔玉芳、周輝義等出席會議。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一帶一路”與老年教育這一前沿議題進行交流和研討。
開幕式由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局長馬在學主持。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在致辭中介紹了湖北省情和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具有湖北特色的老年教育工作經驗和做法。
維拉斯在致辭中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倡議。目前,世界人口趨于老齡化,老年人口數量已超過10億,他們所擁有的能力、經驗和活力不容小覷。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和國際老年大學協會倡議下,老年大學開始關注老年人尤其是終身教育和“一帶一路”倡議體系下的國際合作這一主題。老年大學的學員將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合作項目中扮演重要角色。維拉斯指出,老年大學可以作為新絲綢之路途徑國家的基地,成為不同國家跨年代人群之間傳播知識、進行專業培訓的媒介,成為教育、科研和銀發經濟等領域合作項目的資源中心。通過老年大學這一平臺,結合全世界老年朋友的力量,為新絲綢之路的發展添磚加瓦。
孔玉芳副會長代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長張曉林宣讀賀詞。張曉林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形成更多共識,造福于中國乃至世界老年大學。
會上,來自中國、斯洛伐克、幾內亞、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黎巴嫩、巴西、尼日利亞、哥倫比亞、塞內加爾等國家的老年教育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發言。有代表認為,“一帶一路”已經從中國倡議逐步發展為世界共識,“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有代表指出,文化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靈魂,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民意基礎,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點和落腳點。老年教育可以通過其獨特的教育活動,通過老年大學國際交流平臺,使全世界的老年人逐步實現相互了解、互相尊重、相互學習,共同推動老年教育創新發展。此外,大家還就“一帶一路”與老年教育教學、游學、國際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暢談體會、展望愿景。
隨后進行了圓桌互動交流。大家圍繞“民心相通與老年大學”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研討。臺上嘉賓暢所欲言,臺下代表積極互動,精彩之處,不時引來陣陣掌聲,現場氣氛友好而熱烈。雖然語言有別,但大家心意相通,一致認為,“一帶一路”上的民心相通,從來就是在融通與合作中寫就的,老年大學就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橋梁、情感交流的紐帶。人口老齡化成為很多國家所面臨的問題,隨著世界上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心意相通,世界便會相通。
副會長林元和作會議總結。他說,本次大會召開成功,達到了預期效果,影響著世界老年教育的發展、合作與交流,描繪了全世界老年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美好愿景。林元和指出,此次會議主要取得了四方面成果:一是通過AIUTA平臺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使世界老年大學都關注和研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這具有深遠的意義。二是再次證明文化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靈魂。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紅之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國家、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各個文明都有其特色和優勢,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借鑒、汲取營養、共同發展,這樣才能創造燦爛的人類文明。老年教育、老年大學正是實現文化交流融通的重要陣地。三是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老年游學和“一帶一路”的密切聯系。四是各國代表達成共識——要把老年教育的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到“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合作的大格局中探索與推進。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觀看了湖北省老年大學精彩的文藝演出。外國嘉賓還參觀訪問了湖北省老年大學和鄂州老年大學,紛紛表示對學校一流的教學設備、先進的管理理念、學員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印象。
5月20日下午,在湖北省老年大學召開了AIUTA第104屆理事會議,會議由維拉斯主持,林元和致歡迎辭,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高度重視與AIUTA建立廣泛密切的聯系及合作,高度贊賞AIUTA關注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AIUTA副秘書長卡洛斯·桑托斯教授宣讀了毛里求斯理事會會議紀要。巴西代表阿爾瓦倫加介紹了新的AIUTA網站。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國際聯絡部主任王友農教授介紹了中國老年教育發展的現狀。黎巴嫩老年大學校長何納因介紹了下一屆國際會議相關議題和準備情況。會議就修訂理事會章程、吸收新加入會員、討論下一屆國際會議相關事項達成了多項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