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開新
(新疆省阿拉爾市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歷史大國,從古至今有無數位數學家為我國的數學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在數學史上首次算出了圓周率。在近代,數學家陳景潤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1+2”證明又再次推動了世界數學史的發展。他們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甚至為世界的數學發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老師要有意識的去挖掘這些事跡,通過介紹數學史料讓學生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我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要多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發展變化與數學相聯系,如用科學計數法表示長城總長6700000米,或者我國人口達到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2%,求世界總人口約數等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激勵學生認真學好數學,利用數學知識造福祖國。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中學數學知識與實踐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就從數的發展來講,人們根據實踐的需要發現了零和自然數,之后又引進分數、負數、無理數,就是在無數次的實踐中一步步將數的范圍擴大到實數的中學數學中充滿著對立統一的規律因素,如正數與負數、實數與虛數、整數與分數等等都是相互對立的概念,但是在一定條件下雙方又可以相互轉化,處于一種統一的狀態。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樹立辯證唯物的觀念,用量質互變、聯系轉化、運動變化,數學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還在于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和實踐掌握到良好的行為方式,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因此,在授課之余,老師要鼓勵學生多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數學課本和與數學知識有關的課外讀物,多做練習題,養成熱愛學習、熱愛思考的好習慣。
數學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數學內部的內在關系,還應該建立起與其他學科、不同領域的外部關系,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體系,并使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和提高。
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都是抽象的,單靠學生的死記硬背是達不到教學目的的,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多從學生已有的數字知識或者實際實例出發,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它們的適應范圍和實際用途。對于數學教學,要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要多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數學教學課堂上,老師要多結合教學內容,將一些具體的問題充實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構建數學模型,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起到有效的鍛煉作用。
教學活動不能只局限于課堂的知識講解,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老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多為學生創設一些應用數學的環境,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將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既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又在實踐中鍛煉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的精髓在于思想方法,中學數學教材中蘊含了統計、比較、方程、變換、化歸、整體、數形結合等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老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要結合教學內容對這些數學思想進行適時的滲透和總結,讓學生通過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強化來提高數學能力。
數學概括能力是進行數學思維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是促進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成為邏輯抽象思維的有效途徑,概況是有層次的,是逐層深入的,數學的概況是從初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老師強化對學生數學概括能力的培養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逐步為學生提出更高一級的概況任務,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一個突破口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實際上,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手段,而且學生思維品質的好壞還直接關系著國民素質的高低,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投入足夠的重視,將其貫穿整個中學數學教學的始終,既要讓學生有能力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又要敢于創新,既要有廣闊的思路又要能夠對問題的實質進行一針見血的披露,既要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又要有自己的見解。
中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更是對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實際應用的技能等方面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明確數學素質教育的指向性,以生為本,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切實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以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