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武
(江西省鷹潭市信江新區周塘小學,江西 鷹潭 3350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教育如果想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教師更加注重數學的教學質量,并且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出了幾點建議。
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想讓學生們最大限度的掌握學習到的內容,就應當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在現在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從而讓他們更加理解和領悟學到的內容。例如在進行加減運算教學的過程中,教 師可以借助蘋果、香蕉等道具進行教學,從而讓他們更加形象具體的知道問題答案。教師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實踐活動,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記憶情況,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增設課堂提問環節,以此來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并且擴大了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有一個司空見慣的數學問題:樹上有 5 只鳥,有人開槍打死了一只,現在樹上還剩幾只鳥。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分析,學生們會回答還剩4 只,因為5-1=4;但是隨著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問題的答案也各種各樣。比如:沒有了,因為槍聲一響,鳥全都嚇跑了;或者有的學生會問:小鳥有沒有人身自由,它們是被關在籠子里還是僅僅在樹上待著;或者那只鳥到底能不能確定已經被打死了。這樣的課堂提問環節,其答案看似五花八門,毫無邏輯,但在對于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方面又何嘗不是一種優勢。因為小學生的想法本身就比較天真,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比較新奇,在對他們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僅僅注重對單一知識的傳授,而更應該重視對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增加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 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語言精煉與否,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上課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組織語言,努力使教學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還要嚴謹,將某些復雜的語言表述寫下來,并要反復推敲,使之達到正確、精練,使人一聽就清楚明了,避免出現學生難懂的語詞和錯誤的知識。在對數學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情境,來不斷激發學生,引導學生進入設置好的情境環節中,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思考來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環節、動畫內容、以及相關的故事內容等,把數學中的抽象公式和數學運算等運用到這些情境中,從而達到讓學生在娛樂和游戲中學習的目的。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簡短的故事場景,來使學生置身其中,并且通過相關的問題讓他們進行自主探索學習,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可以促使他們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年齡比較小,想法還比較稚嫩,而且他們對于學習還沒有太明確的概念。在他們的生活里,游戲顯得格外重要。針對他們的這一特性,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把游戲融入進來,從而教會他們在學習中學會玩,在游戲中學會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 程中,設置一些課堂小游戲:讓學生挨個進行報數,當說到 7 的倍數的時候,喊過,出現錯誤的同學進行才藝表演等處罰方式。這樣的游戲環節不僅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也可以提高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及時檢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幫助他們制定改進方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既包含數字和公式的組合,也有一些相關的圖形的分類問題。所以,在對這些抽象概念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它們借助一定的道具進行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它們的理解。例如在對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講解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向他們講解這些圖形的定義,就會使課堂顯得枯燥無味,他們也無法去形象的想象。而如果用紙張剪成這些圖形,再向他們進行講解,他們就會非常明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借助道具來進行教學,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學習數學來說至關重要。要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就要認真上好每節課。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更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課堂的有效時間,進行有效的教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每節課的有限時間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引導作用,結合每個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按照發展性和實用性原則來選擇適合他們的 學習方式,并且注重對他們興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