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張集礦校 朱 偉
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基礎上創新,多采用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此外,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調整教學策略。在布置作文任務時,考慮到年齡小的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容易疲勞等特點,要多多關注作文題目設置的趣味性、寫作形式的多樣性和寫作篇幅的自由性。教師不必將作文方向束縛在一段材料或一句名言中,也可將其隱含在圖片、動畫甚至是音樂中。再者,改變寫作形式、放寬篇幅長短都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并卸下心理負擔,逐步愛上寫作。
小學作文教學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是:大多數學生的詞匯量和閱讀量很少,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感到想表達的東西無法用已有的知識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或者根本找不到可以寫的素材。那么,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擴充學生的詞匯和素材儲備。寫作素材往往來源于實際生活和課外閱讀,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加情感體驗;其次,教師可設置專門的閱讀課,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籍,通過廣泛的閱讀,為學生提供寫作思路,激發寫作靈感,同時提高學生煉詞造句的能力。例如,在進行“寫校園里的景色”訓練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游覽校園,讓學生選擇自己要描寫的景色并對其進行細致的觀察,最后進行書面寫作。從生活角度出發,不僅能降低寫作的難度,還能確保寫作內容、情感的真實性、差異性,即便在一個寬泛的作文題目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切入點。對于課外閱讀,教師既用閱讀內容本身的美來吸引學生,又要通過及時的表揚激勵學生。教師可定期給學生推薦好文章,讓學生分段朗讀,然后將喜歡的句子、段落摘抄下來。教師還可以在每堂課開始前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的最喜歡的文章,學生發現自己推薦的內容為老師和其他同學所喜歡時,自然感到自豪和高興。如此,閱讀不僅能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還可能變成一大享受。教師要在傳統形式上增加新的方法,例如通過觀看圖片、動畫視頻甚至聽音樂來布置寫作任務。寫作的一個基礎就是情境,而情境不僅可以通過一段材料來營造,還可以通過圖片、音樂等其他形式。這些新的情境創設,能給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寫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教師要明確,通過積累素材可以讓學生有物可寫、有事可言、有情可抒,通過創設情境能夠讓學生從別樣的體驗中學會如何去寫,并逐漸摸索出自己的寫作模式。
針對小學生的心智成熟水平,教師要增加寫作的內容,降低寫作的難度,重點是先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除去小學常見的按題寫作和看圖說話,教師還可以增加改寫、續寫、仿寫等其他形式。讓學生改寫或續寫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極大地增強寫作的趣味性。對于包含多種修辭的寫景文,可讓學生對個別句子或段落進行模仿,如原文將“秋天果園里的柿子”比作“燈籠”,那么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從形狀、顏色等方面思考葡萄像什么、蘋果又像什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采用各種方法降低寫作難度,例如不對字數、表達技巧等作嚴格的要求,真正讓學生做到提筆為情,落筆結情,不必為了湊字數而故意將句子變得冗長拖沓、反復地抒發情感。再者,教師在布置作文任務時應盡量將寫作范圍設置得廣一些。例如要學生寫樹,便不必對季節、種類作明確的要求。每個學生的喜好、經歷和知識結構都不盡相同,如果強行將寫作范圍框定在某一個具體的事物上,對那些不了解該事物的學生來說,寫作難度就加大了。例如題目“我愛秋天的蘋果樹”,除去多數學生可能根本就對秋天的蘋果樹不感興趣,還有部分學生根本就沒見過蘋果樹,要求學生寫好自然是一種奢求。其次,展示范文也是降低寫作難度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挑選范文時,要盡量選取有代表性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文章,這能夠給予學生一個寫作框架,解決學生不知如何構思、如何寫作的問題。
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上存在“爛尾”的問題。就是說,這部分教師在選題、指導等方面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在批改作文時卻草草了事,往往只給學生打一個等級分,既無修改,也無評價。這樣的批改方式會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很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教師需要明確:評價和指導同等重要。對小學生的作文,教師要多給予正面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再者,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例如在教室里張貼學生的優秀作文,或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作文。對于有作文天賦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參加作文競賽或者向報刊投稿,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產生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欣賞的自豪感,還能在班級里營造一種歡愉的、熱烈的寫作氛圍。
與傳統的由教師統一批改作文的方式不同,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將學生互批作文作為作文批改的主要形式。通過批改他人的作文,學生能夠借鑒其中好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還能夠通過糾正別人的錯誤防止自己在以后的寫作中出現同樣的問題。但這種方式也存在部分學生不敢改、不會改、改不好等問題。所以,教師在讓學生互批之前,要統一進行批改作文的要點講解,明確告訴學生要從哪些方面去批改、怎么改。最后還要將批改之后的作文收上來進行二次批改,在下一次課前對批改中存在的問題和批改得好的地方進行講評。此外,教師還可在作文教學的基礎上,對學生分類組織拓展寫作學習。例如,將對詩歌感興趣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專門的詩歌鑒賞、寫作培訓,多給這部分學生推薦優秀的詩人和詩集。教師應力求在打好寫作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能熟練地使用一種及幾種文體寫作。這種方法還能幫助學生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總體上來說,廣泛的閱讀和體驗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培養愛閱讀、愛觀察的好習慣。教師要注重對學生作文興趣及自信心的培養,先讓學生愛上寫作,再思考如何讓學生寫好作文。隨著互聯網廣泛地滲透進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學會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寫作教學方法的創新。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從始至終讓學生秉承一個觀念——寫作是用來傳遞真情實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