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 徐 霞
“做時代的領跑者”是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在現代學校文化建設進程中沉淀、激發而出的鮮明、響亮的學校育人目標的個性表述;“做時代的領跑者”是學校對每一個師生個性張揚的期許和不斷完善、自我超越的期盼,是學校發展新的戰略定位。“領跑”包括道德領跑、能力領跑、意識領跑、學識領跑。在學校文化建設深度建構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了新時代“時代領跑者”的品格表征,即具備領袖氣概,錘煉關鍵氣魄,擁有常人氣度,培塑大事氣志。
為了讓育人目標落地,學校探索建立“領跑者”青年發展聯盟的模式,科學架構聯盟運作的組織形態,注重聯盟之間和聯盟內部成員間的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借力成長。一方面,發揮導師聯盟的第一推動力作用,充分利用同學聯盟的五種具體形態,創設伙伴間合作發展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聯盟的活動質量;另一方面,發揮校外聯盟重成長體驗的優勢,鼓勵青年學生在社會舞臺上鍛煉自己,更加主動、自信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具備領袖氣概的學生應該站得高,能看到未來,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感染力和號召力。學校從服務學生成長出發,設計各種立意高遠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確責任。
高中階段是學生走向成人的重要學段,責任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學校精心策劃了一系列關鍵節點的活動,如“成人預備期48小時志愿者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校的“十八歲成人禮活動”籌備過程中,我們的導師聯盟負責設計活動的基本流程,活動的具體實施開展則由各同學聯盟群策群力。視頻社策劃并拍攝十八歲微電影,搜集來自師長、學長、父母等的祝福;校園產品創意社設計出“給未來十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的明信片,并邀請師長在每張明信片上寫上學生的姓名,把長輩們的深深祝福留在上面。2018年4月,以“情自深處起,莫負韶華”為主題的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2018屆高三學生十八歲成人儀式在復旦大學正大體育館內舉行。郁洪千校長寄語莘莘學子:“祝福你成為一個明責任、能自立、知敬畏、懂感恩的真正的成人。”江陰高中的老師們通過視頻展示了自己的十八歲,并寄語學生:“青春是人生之花,是生命的自然表現;成人是責任,是擔當,是擁有獨立人格的時候。青春該有一腔孤勇,無畏坦蕩。”江陰高中2012屆畢業生、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鄭曄同學分享了她的十八歲故事,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之情,稱在高中學習的三年是“陪伴我一生的青春注腳”。
創設各種環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悟責任的重要,不僅在剎那間留給學生以感動,隨著時間的沉淀,當學生再回首時,還會發現,學校留給他們的美好記憶已化作他們身上的印記。已畢業的王柯琪同學進入大學后,回憶自己參加的十八歲成人禮時這樣說:“讓我記憶更深刻的是成人禮上呂有為老師演唱的《壯志在我胸》,歌曲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充滿期盼的眼神和臺下耀眼的閃光燈。那一刻,一顆顆心緊緊簇擁在一起,在這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上我們并不孤獨。老師、家長的期望,同學之間的鼓勵與競爭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這不是一個人的成人禮,是一個集體的成人禮。”
發揮聯盟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用未來引領當下發展,是激發學生自主發展內動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導師聯盟”為青年發展發揮著“五導”作用,即人生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業輔導和生涯指導。導師們從本學科的學習出發,和學生開啟一段“親其師,信其道”的專業交往,給予學生真誠的幫助,陪伴學生走完一段既有“學術味”又有“人情味”的學習之旅。
同學聯盟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而發展興趣、開闊視野,并將興趣轉化為志趣,成為學生自主成長新的增長點。如同學聯盟中的進學聯盟,就是以樂學善學、勇于探究為特征,旨在通過合作學習和共同體驗等方式充實知識結構,鍛造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關鍵能力。在江陰高中的各類大型活動中有一支特別引人注目的聯盟,它就是由視頻社、航拍組、攝影社、記者團、影視賞析社、動漫社、播音與主持社聯合組成的新聞聯盟。這個聯盟的運作由四個層級的課程來保障:第一層是以信息技術、語言學習、音樂賞析、美術等為基礎的國家課程,學生在其中獲取基礎知識,并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第二層是校本選修課,學生依據各自興趣點深入學習,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切磋;第三層是校本課程的再推進;第四層是社團課的實踐體驗。學校用課程保障聯盟活動的正常開展和聯盟成員能力的提升。
新聞聯盟的導師姜華老師說:“學生們的進步可真是不小!他們現在拍攝和制作的作品已不僅僅是對校園生活的記錄,他們開始把鏡頭對準了校園外的生活,關注的內容包括法律知識的普及、外來民工子弟的生活狀況以及環保等。”
時代領跑者,既要具有宏大敘事的大氣魄大情懷,也需要微觀層面的落細落小落實來支撐,需要平常人的積極心態。成尚榮先生曾在本項目答辯時提問:“‘具備領袖氣概’和‘擁有常人氣度’是否矛盾,什么是常人氣度?”郁洪千校長發表了獨到見解:“當前,社會、家庭往往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學生心理失衡。‘常人氣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做自己的‘領跑者’最重要的就是以平常人的心態做不平凡的業績。”
江陰高中在2010年就開始了積極心理教育進課堂的實踐,幫助學生學會以平常心態面對個人的發展,指導學生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樹立積極目標,培養積極情緒。學生對積極心理課堂的喜愛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認為在這樣的課堂上發現了自我價值,知道了要擁有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要從積極的自我認知開始,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和潛能。除課堂授課以外,在學生實踐操作層面,江陰高中“養心聯盟”的高效運作,讓積極陽光的心態成為江陰高中學生的一張名片。“養心聯盟”的成員被稱為陽光使者,江陰高中每個班級都有兩名陽光使者。他們負責主動傾聽班級同學的心聲,用“陽光心理日志”記載班級的陽光人、陽光事,積極宣傳班級積極向上的風貌。陽光使者們還在各自的班級建立“陽光墻”,“陽光墻”立足“欣賞、感恩”,呈現自己及他人(同學、老師)的美好品德和優秀才能,以“投遞幸福種子”的方式,相互真誠地勉勵、嘉許、感恩,激發彼此內在的自信和力量,在整個班級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時代的領跑者,應該是理性的觀察者,對身處的時代有著理性、深刻的認識;應該是睿智的思想者,對組織和個人的追求有著明智果敢的判斷;應該是包容的合作者,不僅是友好、負責任的伙伴,更是一個有著國際視野、民族靈魂的人;應該是理性的分享者,在參與社會進步的進程中不忘激勵同伴共同成長。
江陰高中以“青年大學習”為契機,結合高中生成長的階段特點,統籌校內校外資源,構建校本化的“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領跑者講堂”是“青年大學習”系列活動的重要抓手,這是一個自由的舞臺,集夢想、體驗、創新、興趣于一體的學生主導的舞臺。
在第一期“領跑者講堂”上,來自高二的3個學生分享了他們2018年暑假赴廣西山區支教的故事。小徐是此次分享會唯一的男生,他是一個內向靦腆、不善表達的學生,指導老師一度擔心他的演講效果。可是,當他踏上講堂,講起自己給山里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快樂,談起山里孩子們的“微心愿”時,語言流暢、生動感人,他滿臉洋溢著自信和溫暖。他在支教分享中說:“當最后和小朋友們擁抱離別,他們一起涌向我的時候,我似乎擁有了全世界。”短短的半小時分享后,現場就有高一的學生提出想跟著學長一起去支教。講堂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雙眼,更是學生彼此間互相引領、一起奔跑的舞臺。“領跑者講堂”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做自己的領跑者,做一個有溫度、有情懷,能夠帶領一群人奔跑的“領跑者”。
百年風雨滄桑,留給了學校底蘊和特質;數載改革創業,帶給了學校活力和靈動。聯盟發展取得的一點成績,離不開學校領跑精神的熏陶;聯盟運行收獲的每一點進步,都指向師生的內涵發展和品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