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回民小學 鐘太然
德育工作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個教育階段對學生都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小學階段的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最為基礎的一個階段也是我國義務教育生態中的第一環,作為小學教育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項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教育長期以來倍受關注,小學德育直接關系到學生這一生的德育培養。微博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信息傳播平臺,其信息傳播方式也被更多地運用到越來越多的方面,給小學德育工作也帶來了新的變化。基于此,本文對微博在小學德育中的平臺作用進行相關討論。
在我國現階段的小學階段教育過程中,德育一直被人們所關注。德育主要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進行教育,除此之外,還包括民族精神在內的諸多精神文明教育。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新事物的層出迭代,人們的精神文明與思想觀念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在信息接收方面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諸如此類,都給我國現階段的德育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德育過程中,現在小學德育的模式早已不能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這也導致我國小學德育止步不前的一個尤為重要的原因。
小學德育的最終目的時教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且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根據德育對某件事情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在實際的德育中,現階段小學德育卻依舊停留在課本和口頭的教育上,更多的德育內容時通過文字和音像間接地展現給學生的,盡管學生通過學習,德育的效果也初見成效,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自我實踐,或者時理論與實踐不能相適應,其德育的成果就不再那么明顯,學生的進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每個人的價值觀不相同,導致在進行家庭德育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學校德育學生,要“助人為樂”,要“拾金不昧”,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在對孩子的德育中與學校的德育恰恰相反。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在過馬路時,遇到了一個摔倒的老人,學校德育我們,要過去將老人攙扶起來,并且扶著老人過馬路。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在過馬路時遇到了摔倒的老人,我們的家庭德育會告訴我們,扶老人過馬路時大人們應該做的事,不是孩子應該關心的。
隨著我們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的知識學習也不僅僅被局限在書本當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應用,人們可以從各個渠道獲取知識信息,并進行相關的知識學習。微博作為一個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其大范圍的信息搜索,超精準的信息投放,較獨特的信息傳遞,為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學生可以在瀏覽微博的同時,將科學文化知識盡覽,寓教于樂,不僅學習到了科學文化知識,還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學生在忙碌的學習中所承受的種種壓力。
微博作為一個新興的信息獲取平臺,其時效性、便捷性以及交互性是其他現代信息媒體平臺所不能比擬的。微博開放程度很高,學生們可以自由地瀏覽各類信息,這樣不僅可以快捷地進行知識獲取,還能在較大程度上加快信息的傳播與流動。除此之外,微博中信息內容較為簡單,操作也不是那么繁瑣,讓學生在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更加簡單,快捷,且微博不再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實時傳播,實時推送,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最新鮮的信息資訊。
現階段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每天除了上課時間之外,大部分的時間是與父母在一起,這樣一來,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就不是很強。微博作為一個綜合性信息平臺,以其自身獨有的便捷性、時效性、交互性,為小學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微博平臺的出現,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桎梏,還讓學生們之間的交流也更加緊密,學生們通過分享學習知識,讓自己與同學的友誼之花不斷綻放,為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在微博平臺中,人們將不再會特別受到信息傳播的限制,原來相對閉塞的信息傳播的桎梏已被打破,在短時間內,信息就會通過各個傳播平臺爆炸性的傳播開來,在所有的信息傳播平臺中,微博的信息傳遞是最快捷、最精準、最全面的,正是因為如此,微博平臺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傳統的價值觀。由于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接收知識、接受信息的初級階段,對于信息的甄別能力并不是很強,這樣一來,很容易讓學生對傳統德育的價值觀產生懷疑,久而久之,很難真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現代網絡信息傳播平臺的出現,在較大程度上沖擊著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在傳統的德育中,教師作為唯一的知識傳授者,在整個德育教學過程中長期處于主導地位,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持續且高強度地向學生傳遞德育信息,促使學生的思想不斷地發生著轉變。
小學德育具有著一定的特點,是社會性功能教育與個體性功能教育相互結合的一種教育模式。社會性功能教育主要是德育發展對社會發展的客觀作用,其主要表現在通過對學生的德育,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個體性功能教育主要表現在通過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當前小學德育更注重個體性教育,對學生社會性功能德育相對較少,但是在微博平臺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社會功能德育的內容,并且,微博根據用戶的需要,精準地推送一些社會功能性的內容,這樣一來,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傳統德育功能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傳統德育。
微博平臺的出現,在帶給我們諸多方便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教育活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載體。在德育中使用微博平臺對學生進行德育,通過對微博技術的應用,將德育信息精準地通過微博推送到每一位學生的手中,打破了傳統教學上空間和時間的桎梏,讓學生隨時隨地地接受德育,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里,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教師在講臺上進行德育課程的講訴,學生在講臺下進行德育課程的學習,這種帶有距離感的德育效果并不是特別明顯。在微博平臺中,其作為一個公共網絡平臺,能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并且可以在微博平臺中暢所欲言,降低了課堂教育的那種約束感,十分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德育,極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正是由于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才會使整個德育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微博平臺的出現,在較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學校通過官方微博進行相關的德育知識傳播,然后通過相關的技術,精準地推送到每一位學生的微博中,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還能保證德育的順利進行。這種方式的德育,為我國小學德育開辟了一種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