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文
(重慶市南川區文鳳初級中學校,重慶 南川 408400)
盡管我國目前實施的為素質教育,但是由于多年來的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許多語文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卻不是很重視。他們普遍認為學生想要學好語文就是應該掌握字詞、詩詞、讀寫等部分內容就好。但是實際上語文是一門比較優雅的學科,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去創造出優美的語句與文章,那么應該怎么更好的應用修辭手法去創造一篇文章,就需要思維能力的支撐。
目前很多語文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傳統,在課堂上主要是講解教材上的內容,卻沒有給學生能夠自己思考的時間。這樣就導致學生只能被迫跟隨著教師的步伐走,學習的方式也是屬于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方式,并沒有深入理解知識,對于許多內容也沒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教師也沒有注重對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以及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這些都是造成學生思維難以發展的原因。
創新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能夠主動地進行質疑。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設計幾個具有難度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問題去進行學習。
由于大部分學生都并不具備獨立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所以許多學生可能會出現不知道怎樣質疑的情況。那么針對這起情況,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根據文章體裁的不同去合理劃分一篇文章學習的重點與難點,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價值的小問題上面。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整體閱讀不同體裁文章的方法,之后再讓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之上,針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質疑,這樣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型思維便能夠得以發展。其次,語文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在那些不太容易產生疑問的地方提出疑問。在一些文章中,有些語句比較平淡,學生在讀過一遍以后可能不會輕易對其產生疑問,但是往往這部分又容易成為理解文章的關鍵線索,如果學生不能發現這部分的重要價值,那么對于學生理解正篇文章便造成了阻礙。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格外注意文章中那些平淡無奇的語言,深入挖掘其中的線索。當學生有了不同的閱讀習慣以后,他們的思維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會加深,學生的創新型思維能力也得以培養。
寫作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若是希望能夠寫出一篇具有特點和新意的文章,那么就要盡量做到新奇,無論是提出的觀點,還是寫作的手法都應該做到新奇,與一般的文章有所不同。那么想要做到新奇,最關鍵的就是應該從多角度去進行思考、創作,這是創作新奇作品的關鍵。
以作文教學為例,最近幾年來,語文學科考試作文題目中經常會出現“立意自定”這一話題,一般是給出一個場景,然后讓學生自己確定題目以及寫作的大綱和內容,這種形式的作文題目更加能夠考驗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更加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實力,促進學生創新型思維能力的提升。假如我們以“磚頭”這一主題為例,學生經過想象以后,會產生以下幾個立意:1.學生可以從磚頭的形成角度入手,磚頭是經過熊熊的烈火燒制而成的,那么學生就可以人可以在逆境之中鍛煉意志為主題進行寫作。2.磚頭是再普通不過的物體了,但是磚頭卻有大用途,不僅可以用來砌墻、建高樓,也可以當做裝飾品,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由此學生便可以將每一個平凡的人物都能夠有大作為當做寫作主題。語文教師應該注意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進行開放性作文教學時,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材料,然后發揮想象力思考可以寫什么樣的主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便也是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對于學生創新型思維能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突破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守舊的教學方式,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學生能夠主動質疑是其思維能力提升的基礎。同時,在教學作文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作文審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主的進行思考,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