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娟
(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應用型本科院校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人才保障機制。校企合作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方式,高校都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尤其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化對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有效提升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基礎,符合現代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方法,尤其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重視校企合作,對全面提升學生實踐技能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下,我國高等院校和企業同期出現人才輸送不出去和難以找所需求的人才的尷尬局面。現在社會需要職業技能的高級人才,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高校需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高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學生管理、師資建設等方面要充分考慮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主動走出去與企業交流合作,為學生打造緊密結合社會需求的成長成才機制和環境,另一方面,企業要想實現持續性的人才儲備和需求,也需要主動走向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為高校提供必要的建議和實習實踐支持。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真正打造出校企聯動、合作培養、合作開發、共謀發展、共推社會進步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目標是為現代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加強校企合作就是為現代企業培養技術型人才。目前從高校畢業的人才普遍缺乏對所學專業的實踐的經驗,而社會上的企業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企業的需求與學校培養的人才資源不相適應,成為了目前社會和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中進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授的內容進行創新化轉變,著重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企業提供應用型人才,解決目前人才資源培養中的問題,促進院校以及當地企業的有效發展。
國家非常重視本科院校轉型,本科院校轉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是社會發展需要,符合現代教育轉型需要。本科院校的教學水平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得到很好的提升,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彌補學校實訓設施的短板,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通過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團隊的建設。高校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實踐教學模式單一,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同時,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參與到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共同開展研發項目。通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對高校教師進行培訓,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強化教師的技能,提高教師的實踐研發能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地方培養應用型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人才保障作用。地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當地,人才的培養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地區特色的經濟發展項目。在會計的專業技能上,立足當地的發展可以有利于為當地企業培養了解地區經濟發展趨勢的會計人才,提高在會計人才培養中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創新。在選擇當地的企業進行合作時,可以先明確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專業發展需求,然后結合當地經濟的發展特點,完善課程的設置和教學的內容。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院校方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業的資源,來改變學校方面硬件設施不足的現狀,為學校帶來大量的教學資源,改善高校的教學環境。
深化校企合作的內涵是促進學生實踐技能提升,但現在很多校企合作都是淺層次,不能起到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目標。校企合作的深度決定著合作的質量。學校的會計課程設置需要與企業目前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制定好合適的課程體系不僅可以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提升企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廣度和深度。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要求企業的技術人員根據長期積累的工作經驗,為構建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提供助力。
校企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現形式,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應構建一個合作教學的研究平臺,通過這一舉措深化校企合作會計人才培養的研究,從教學以及實踐的經驗上實現學校和企業的人才對接。在硬件設施上,強化了校企合作的實訓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理論化的教學提供了實踐的平臺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