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沙頭中心小學 周 悅
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作為語文教學,我們要在文本誦讀、語文活動、課堂訓練等方面展開教學探索,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環境,成功激活學生多向學習思維,形成理解、運用、思維和審美能力,完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塑造。“聽說讀寫思”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學習手段,也是學生核心素養成長的重要實踐方式,教師要做好整合與優化處理,為學生規劃清晰操作路線,這樣才能形成嶄新學習促進動力,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培養學生語感,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指標。發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誦讀訓練,這是促使學生建立良好語感的重要教學手段。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無疑都是對誦讀促學作用的最直觀詮釋。教師在發動學生展開誦讀訓練時,需要給出必要的示范引導和技巧傳授,以提升誦讀訓練效益。多媒體的廣泛運用,也為誦讀學習提供更多便利條件,教師要合理運用媒體手段,給學生以針對性引導,促使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意境,進而建立情感共鳴。
小學語文誦讀訓練設計時,教師要給出更多示范操作,讓學生有更多聆聽經歷,這對全面提升學生語感有特殊幫助。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師先為學生展開示范誦讀,并給學生提出了聆聽要求:維也納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作者對這座城市充滿憧憬之情,誦讀時,需要讀出這種情懷。這篇文本從幾個方面對維也納進行介紹,給讀者帶來清晰印象,誦讀中的語氣語調把握都非常重要。學生在聆聽教師誦讀時,都能夠用心感受,有很多學生都能夠跟隨教師小聲跟讀。教師讓學生自由誦讀訓練,要求學生同桌兩個能夠互讀互聽,并對誦讀情況進行評價。學生依照教師布設展開誦讀操作,在課堂展示階段,學生誦讀有了更多個性表現。
教師要求學生反復展開誦讀操作,其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讓學生有更多語感機會,并在用心聆聽傾情誦讀中逐漸建立語感基礎。這篇課文語言精美,有重要誦讀訓練價值,教師的針對性設計和調度,給學生帶來豐富學習感知機會,其訓練價值也逐漸呈現出來了。
在“聽說讀寫思”語文訓練中,只是讓學生展開誦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調動學生聽說寫思方面的思維,促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語文學習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多元學習思維,形成更豐富語文素養。復述課文、課堂演繹、語言鑒賞、仿寫擴寫等,從不同方向展開教學引導和設計,勢必能夠成功調動學生多種學習思維,并在不斷滲透性學習中形成學科能力。教師不妨借助多種媒體手段,以及網絡信息平臺的運用,為學生帶來豐富學習信息支持,促進學生語文實踐活動順利推進。
語文實踐活動設計時,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接受實際展開。如學習《月光啟蒙》這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讀寫活動:在我們的生命經歷中,一定有啟蒙老師。他是誰?給你帶來哪些啟蒙教育呢?不妨打開記憶的大門,給我們展示一段難忘的經歷。學生聽說要寫一段往事記憶,自然有了參與的興趣。課堂學習研究氣氛濃重起來,教師給出了具體要求,學生迅速行動起來,紛紛講述最為難忘的童年記憶。有學生寫奶奶如何教育他與他人相處的,也有學生講述爸爸是如何鼓勵他戰勝困難的,還有學生寫姥姥的吃苦耐勞精神深深激勵著他,讓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諦。課堂展示還在繼續,讀寫訓練成為“故事會”,學生的真實經歷,給大家都帶來更多啟迪和感動。
教師為學生布設了回憶講述,成功調動學生學習思維,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環節,對生活經歷展開升華認知,教學獲得巨大成功。
語文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需要有創新升級思想,對語文訓練內容和訓練形式展開全新探索,為學生提供豐富訓練契機,以有效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實現學科素質的跨越式成長。實地觀察、課堂辯論、仿寫續寫、社會調查、信息搜集、電子作業等,都屬于語文課堂訓練的基本形式,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實際,以及學生占有資源情況,對學生課堂訓練任務進行科學整合,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談禮貌》是一篇議論性的文本,但涉及到的內容,都與學生思想認知有密切關聯,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社會調查任務: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許多不禮貌的行為,展開社會調查,搜集一些不禮貌的案例,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對這個調查任務非常熟悉,其操作熱情很高。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準備,學生早已積累了豐富的信息素材。課堂展示階段,學生將各種不禮貌現象進行客觀講述,并給出個性評價。如公共場合大聲打電話現象、亂扔垃圾行為、隨便進入別人房間、求助時沒有禮貌語言等,教師對學生展示情況,以及學生的觀點呈現給予積極評價,課堂展示獲得圓滿成功。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社會調查活動,這是最為典型的實踐活動形式。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從調動中獲得的學習認知也更為豐富而深刻,這無疑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重要追求。教師切準學生思維脈絡展開教學訓練設計,成功激活學生學習心理,其訓練順利推開。
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下課堂教學的主流意識,教師要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布設,為學生學科能力成長創造優良環境。強化文本誦讀、豐富實踐活動、升級課堂訓練,都能夠為學生提供適宜學習歷練機會,以成功激活學生學科思維,形成嶄新學習內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