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貴州省貴陽市永茂中學,貴州 貴陽 550000)
英語是一種用于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語言,其本身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對于許多非語言愛好者而言,學習英語的強有動力在于其在日常生活、學術以及職業發展中的實用性。同時,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和改進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生在在長期的訓練中逐步提升自己對英語內容的理解感知能力。學生如果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學習的目的和用途,就容易迷失學習的目標,喪失學習的動力,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通過各種形式,將英語課的教學和學生的實踐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領會、感悟、理解英語的實用性,明確學習英語的目標,感受到學習英語后自身溝通技能的提升。
“一帶一路”是世界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這幾年來,“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為全球之間的貿易便利性和經濟增長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當今大背景下,中國人民與其他世界各國人民的商業、法律、文化、教育等不同方面的互動和交往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英語作為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其學習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出來。在高中階段,許多學生逐漸對未來有了更加明確的設想和規劃。所以,教師在高中英語學習開始時,就應該結合學生的短期目標,如高考、出國、保送等,和個人職業發展偏好,如外交、商貿、教育等,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對個人短期和長期發展的實用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只有認識到英語學習和自身發展的高度相關性之后,才能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逐漸增加。任何科目的學習,學生都需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高中英語學習開始時,教師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是十分必要的。
英語是用來與人交流溝通的語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把所有時間用在習題冊上,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在閱讀教材和教輔資料上,則無法對英語學習提起興趣,久而久之,甚至可能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用英語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到新的詞匯、句式的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并運用所學到的詞匯、句式造句,用手寫或是口說的形式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學生信息反饋,鼓勵學生運用英語表達觀點的勇氣和嘗試,對用得好的詞句或者是獨到的觀點進行表揚。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出學生在寫作或者表述過程中可以提高的地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水平,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
學習一門語言,僅僅關注語言本身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語言是用來溝通交流的,如果不了解溝通對象背后的文化,往往會產生許多誤解和紛爭。例如,英國和美國,雖然都是使用英文,但同一個詞語在英式英語中的意思和在美式英語中的意思就可能完全不同。教師如果加入各國文化元素的講解,語言交流中的誤會就可以避免。在幫助學生記憶這些英語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加入對應知識點的相關文化來源進行講解,如詞根和詞源,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知識,理解不同英語國家的文化元素,比起直接死記硬背,學習過程也更多了些趣味。所以,學習和了解語言多樣的文化背景是十分重要的。
在互聯網十分發達的當下,學生在課后有許多渠道和資源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風俗文化。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利用各類互聯網資源學習英語。在課后休閑時,學生可以利用如英語電影、電視劇、音樂等,為自己營造一個英語環境,在娛樂休閑的過程中加深自己對英語國家語言使用、交流方式、風俗習慣的感知和體悟。另外,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書籍,如小說、漫畫、專業教材等。學生在閱讀英文小說時,要體會英語母語者的遣詞造句,適當的時候可以用筆記錄自己的收獲,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時應該積極探索,在對應的文化語境下去理解文段內容,同時加深對語言本身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在學生閱讀原版專業教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學科領域的英文權威教材,并且以探索該學科本身為目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關注語言傳達出來的學科知識和問題本身,提升知識探究能力,保持使用英語閱讀的習慣和興趣。
英語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教師只有把課堂和課后的自主學習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英語語言學習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過程。
英語是一門高中階段的必修課,同時也是一門促進人類溝通交流的文化語言課。在今天,社會不斷發展,世界各國之間聯系不斷加強,英語對高中學生的短期目標實現和長期職業發展都越來越重要。針對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教師應該落實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不同國家的多樣文化,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幫助學生培養起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更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