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童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8)
徐州市作為蘇北第一大城市,2018年GDP總量達到了6900億元人民幣,位居江蘇第五位,作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經濟樞紐地,徐州的經濟發展水平除了對蘇北地區造成重大的影響外,更影響了江蘇全省的經濟競爭力,甚至對長三角地區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作用。縱觀改革開放以來徐州市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徐州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本地企業,在政府的創業鼓勵下,當地民營企業、公私合營企業占據了當地企業的絕大部分。然而隨著以創新經濟為主的新常態經濟模式來臨,徐州面臨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的情況,亟需外界新鮮血液的加入,為徐州帶來新的技術和人才力量。然而外地企業和個人在徐州營商后發現,徐州地區的本地保護主義較為嚴重,出現了大量不公平競爭、政府監管疏忽、行業進入困難等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情況,對此,徐州政府采取了措施,對徐州營商環境進行了整治,從當前現狀看來,整治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為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治理活動,有必要對當前營商環境的整治效果進行評估,以尋找其不足之處,并加以優化。
在當今市場經濟背景下,政府是市場的重要協調力量,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工作,可以有效調動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然而政府的調控也并非一無是處,錯誤的調控會造成市場環境惡化。為了能夠優化徐州當前的營商環境狀況,有必要對政府管理的影響效果進行分析。
通過對徐州營商環境的調查,發現當前徐州市的營商環境主要存在以下三點問題:第一、行業準入門檻偏高。長期以來,徐州經濟發展主要由本土企業推動,在當地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商業鏈,當地人民和政府已經習慣了依靠本土企業的發展模式,并且獲得了一定的利益,當現代需要外界企業進入徐州市場時,政府缺乏響應的接納政策,導致徐州市的大部分行業的準入門檻,相比江蘇其他城市而言要高,加之徐州位于蘇北地區,經濟環境不如蘇南地區優越,造成了對外來企業的吸引力不足的現狀。第二、不公平競爭。徐州本地企業,借助徐州本土經營的優勢,在面臨外來競爭對手時,往往采取價格戰、原材料壟斷、封鎖營銷渠道等方式,對競爭對手進行惡意的打壓,這種不公平的競爭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外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造成營商環境惡化。第三、政府監管疏忽。企業的高效運行離不開政府的監管,政府監管工作除了對企業的經營合規性進行管控外,更重要的是對當地營商優惠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因政府監管疏忽,徐州地區頻頻出現創業補貼落實不到位、項目審批時間過長、執法工作不透明等問題,造成企業運營成本上升。
針對徐州營商環境暴露出的問題,徐州市政府及時采取了措施,對營商環境進行優化,從最開始的提出優化“六個環境”口號,到后續向企業提供“保姆式”的服務,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在優化“六個環境”行動中,政府依據可能對營商環境造成巨大影響的六個環境,如政務環境、創新創業環境、生產要素供給環境等進行了優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基礎。在后續“保姆式”服務中,政府大力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并積極引進外來企業,通過政府幫助企業辦理相關手續、為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經營指導、幫助企業合理避稅等多種方式,提升企業的留存概率和發展動力。
徐州市政府在優化徐州營商環境的優化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但是由于政府管理工作并未十全十美,難免會出現管理遺漏或過度管理等現象,在某些方面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具體的不足之處體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政府能力與公共服務需求不匹配。隨著企業行為的不斷豐富,需要政府付出更多的努力,保障企業的有效發展,然而由于徐州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出現了政府服務能力與逐漸提升的公共服務需求不匹配的現狀,政府職能部門在服務企業時出現了人手不足、效率下降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經營時間成本的浪費。第二、政府執法力度不足。在徐州本土保護主義較為嚴重的現狀下,政府難以對當地本土企業的違規行為進行有效的懲治,這就使得當地企業的違規成本偏低,造成了對外來企業的不公平。第三、政府工作流程過于復雜。目前雖然政府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外來投資企業進行了幫助,但是由于政府工作流程未得到有效的簡化,造成企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與政府相關的各項材料、文件的辦理需要經過政府部門設置的復雜流程,造成了企業經營工作量的提升。
徐州作為江蘇省重要的經濟體,其經濟水平直接關系到江蘇全省的經濟水平,基于目前徐州營商環境現狀,有必要從政府管理層面對其優化。提升政府管理效果,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政務服務體系。在徐州頒布“保姆式”的企業幫扶政策后,需要對政府服務能力進行優化,以確保這項政策的有效運行。目前在其他城市較為常用的方式是采用線上政府服務,一些工作通過線上辦理,可以有效降低人工辦理造成的時間損失。第二、政府執法工作透明化。為了使政府管理活動能夠真正的對不良商業情況進行整治,在政府進行執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執法工作的透明化,通過定期的執法行動公開和政務公開,讓當地的企業能夠真實知曉政府的執法行為,并對不公正、力度不足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督,以督促政府實現有效的執法。第三、簡化政務流程。在政府對企業進行管理時,需要結合企業發展的情況,對不必要的流程進行簡化,以減少不必要的證明、文件、材料的需求量,從而提升企業的辦事效率,使企業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以促進企業的發展。簡化政務流程,是一項需要長期堅守的工作,在簡化時,應當基于企業的視角,對流程進行充分的審視。
徐州作為江蘇省第五大經濟體,其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自改革開放以來,徐州一直采用鼓勵本土企業發展的內部發展模式,在亟需創新的新經濟發展形勢下,徐州政府采取了諸多措施,以期優化徐州的營商環境。對此本文針對政府管理措施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夠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措施。在未來的工作中,還應當對政府管理效果進行長期的監督,以確保其能真正、長期優化徐州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