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軍
STEM 是當下教育教學變革的一股熱潮,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順應教育發展,開展“初中學校STREAM 教育項目構建與實施”的前瞻性教改實驗,傳揚STEM 理念,研究課程融合策略,建立課程融合教學路徑,舉辦課程教學展示活動分享案例和經驗,如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受到眾多關注。我認為,以下幾點特別值得學校在教改實踐中借鑒。
樹人學校較好地理解STEM 注重項目學習和探究學習,將課程學習情境與真實世界相聯系,強調科學、技術與工程、數學的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理念。南師附中樹人學校作為第一批參與省STEM 教育項目學校的初中,較早開設了科學、技術、數學、藝術等項目課程教學,校本地提出STREAM 教育理念,平衡學生的人文與科技素養,指引學生未來發展和學校改革的方向,為教改實驗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樹人學校在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教學方案的同時,扣住教育以人為本的核心,深入挖掘學科素養與核心素養的關系,依據學生發展需求、學習領域的內涵,關聯規劃,建構STREAM 融合課程的主題、目標序列和教學內容,充分調用社團、選修、項目組等可操作的形式及能調控的時間。學校保留與現行學科課程對話協調的通道,課程融合的推進科學、有序,教改實驗策略有效,實施路徑清晰。
STREAM 項目課程期待引流學生的學習如小溪般地穿越不同的領域,汲取多樣、適合的營養,為學生可能的發展提供豐富支持。“節氣——氣象萬千的韻律”這一主題研究以科學實驗的思想和方法融合了節氣現象和原理,并在節氣的詩詞中,師生共同品味文化,項目引流設計既符合認知主體的心智,與學科課程目標、特質及項目學習形有機地融合,又展現了項目課程的STREAM 風格。
STREAM 描繪的是一個美好的教育愿景,教改實驗挑戰之巨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尤其是項目團隊跨學科教研是關鍵、核心。樹人學校領導主動參與,作為一項教研制度安排,建立跨語文、數學、地理、藝術、技術、物理等骨干教研團隊,形成穩定的工作機制,為教改實驗提供制度保障。搭建舞臺,展示項目組教師的專業發展,開設講壇,分享教師跨學科教研的認同和喜悅,關注教師幸福的這份情懷,如同春風喚醒了更多教師,攜手踏上跨學科教研之路,迎接挑戰,實現教育愿景,追求幸福人生。
當然,由于實驗的時間還不長,所以該項目有一些方面值得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比如,加強項目的頂層設計,讓項目課程聚焦于學校育人的核心理念,增強STREAM 課程融合的整體性、系統性等。我相信,樹人學校STREAM 項目教改實驗如涓涓細流向前流淌,在不久的將來匯成磅礴之勢,帶動更多的學校開展STEM 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一路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