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景芳
現在是一個歷史最關鍵的轉折點,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了。
未來可能大量機器人占據經濟系統,生活越來越方便,出行越來越智能,去任何地方消費、生產都會有大量的人工智能輔助我們做決策以及做生產。這些變化會給人類職業帶來沖擊:很多人的職業可能都會被取代,重復性的工作都由機器完成。這樣的過程正在上演。
這給我們的教育系統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其實是一個非常晚出現的產品,一兩百年的時間,是完全適合于我們的工業體系的。這種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一個能夠做題目的、能夠在標準化課堂里面上課、能在流水線上做螺絲釘的人。
而這樣的人才將來前景是什么樣呢?我們培養出像機器人一樣的人,而這樣的人最終會被機器人所取代。仔細想一想,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甚至是有一點可怕的前景。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教育需要和現在這樣標準化的教育系統不同,如果我們還持續著這種所有的學生坐著像機器人一樣上課和答題的教育系統的話,我們很難面對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們要從需要什么樣的人,推回到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我個人的想法,與其說是我們需要某種學校,設想一個很完美的學校,不如說我們需要一個教育的生態系統。
未來很可能是每個人教育每個人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
在這條路上,我可能會找人學習一門知識,也會開堂講學收學生。我們或許真的能夠像孔子說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誰也并不比誰高,但是我們都可以作為學生、作為老師去學習新的東西,去教授新的東西。
我們需要保持對自我的更新能力,才可以跟得上這個時代的發展,才可以把人與人的交流,人與人的溫度帶到教育中來。唯有這樣,才可能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創造出一些不一樣的、更綜合性的個體,一種能夠真正和人工智能相競爭的新的個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