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張宇 所鵬程 張遠
(海軍航空大學,山東 煙臺 264000)
文學節目是廣播文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當前娛樂性節目繽紛競放的形勢下,開辦一檔廣播文學節目就猶如發現一片天空、開辟一塊凈土;健康向上的內容、高雅的格調,一定會發揮其引領作用,從而吸引一定數量的文學愛好者成為聽眾。本文對文學廣播節目的現狀、發展以及如何辦好文學廣播節目做出簡要分析和探討。
當前文學廣播正在逐步退向邊緣,廣播窄播化發展,各類專業頻率根據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特別是音樂廣播大行其道,音樂頻率遍地開花。而文學廣播的現狀卻正好與之相反。據調查,迄今未有頻率以“文學”之名獨立門戶的,而其他一些對象性較強的頻率,如經濟、交通、健康之類頻率,在節目設置時根本就不考慮文學節目,即便是設置,文學節目的時間長度、規模與以往相比也是大打折扣,一般被安排在某個綜藝性節目里。所以,就目前看來,文學廣播的發展基本上也是停滯不前的。
文學傳播的樣式從古至今都有,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學傳播的形式以及途徑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從初期的口頭傳播到現代的電子媒介等多種形式的傳播,文學成為了一種載體,傳播途徑的不斷變更,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了解到文學內容。而電視、廣播之于文學,是文學傳播過程中傳播方式中的一種,傳播的媒介以廣播、電視作為傳播媒介的內容。而廣播的傳播形式異于其他媒介形式,廣播只能以聽作為傳播的主要方式,而缺少了電視和新媒體所具備的多元化的形式。盡管如此,卻也并不影響廣播對于文學類內容的傳播和播出,在這樣的傳播方式下文學與傳播的關系似乎更近一步和更深入化了。以廣播詩歌文學類節目、讀書類文化節目、文學評述類的節目為主的廣播文學節目傳播較多,同時,在近幾年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和重視。廣播節目對文學的重構和塑造,文學話語的表述模式的轉變,都從不同程度上讓更多人再一次重新拾起對文學作品的觀賞和欣賞,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能運用有限的時間再次深入了解文學藝術在廣播這一媒介領域中所傳播的形式,給予了人們全新的視角。早期,在廣播普及的時代,就已經產生了廣播劇,隨著媒介的創新和發展,影視文學開始產生,電視文學這種新興的種類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廣播作為除了印刷術之后產生的一種有聲語言,廣播文學并不是單純的廣播藝術作品,而是將傳統的廣播與文學作品相互融合,通過不同的傳播形式、傳播內容、傳播技巧讓聽眾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學作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它是一種新興的、具有可塑性的文學形態。廣播文學內容是從傳統的書面閱讀脫離出來的一種形態,其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樣式,讓聽眾可以擺脫書面形式所帶來的壓力感,再借助廣播中主持人娓娓道來的朗讀,賦予了文學作品全新的意義,聽眾通過主持人細膩的聲音傳播著對作品的闡釋,以此讓聽眾靜下心來單純地去聽這個文學作品。相對于閱讀文學而言,這種形式讓人們告別了過程中的思考,以此迎來了愉悅的心情和感受。然而,廣播文學并非是取代了傳統閱讀,也并非是取代閱讀所帶來的思考。廣播文學正是通過主持人的聲音,聲音與文字的融合引導人們重新拾起對文學的熱情和對閱讀的思考與熱愛。文學與傳播在全新的傳播視域下,真正地讓人們能夠重新思考,重新感悟,在這碎片化的時代里讓人們能夠真正地與文學同行。
從大眾文化的發展角度說,受眾的審美口味不是天賦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傳媒培養的,努力提升大眾文化的審美口味對于我們傳媒工作者來說責無旁貸,辦好文學廣播也能使大眾接受到有一定審美口味的潮流文化;廣播是為大眾服務的,怎樣切實貼近聽眾,激發聽眾的熱情,對文學廣播而言,開辦一檔高水平的文學欣賞節目也是服務大眾的一個渠道。文學廣播可以達到藝術賞析性與配合形勢有機結合的效果,產生新聞、專題類節目替代不了的社會影響;文學廣播的創新亦可以從技術性的角度入手,力爭做到既能豐富節目的表現力、增強吸引力,還能充分展示廣播的聲音藝術特色。總之,文學廣播的創新其出路關鍵還是人。文學廣播編輯還是要有許地山先生所倡導的那種落花生的精神,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學養,并運用到實際的文學廣播中。
目前文學類的節目大多以電視節目為核心,而古典文學作品以收聽的形式即可時刻地進行收聽。同時,在當前娛樂性節目繽紛競放的形勢下,廣播文學節目就猶如發現一片天空、開辟一塊凈土;健康向上的內容、高雅的格調,能夠通過多種媒介形式進行傳播,帶給更多人以精神慰藉。那么,在廣播文學中更多地應該注重文學類作品背后的內容,主持人要能夠與作品合為一體,做到能運用有聲語言將文本轉化為節目內容,而對節目內容的深度挖掘,充分挖掘了節目的故事性、文學作品的故事性。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廣播節目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新,故事化的節目能夠讓觀眾感同身受,也能夠增加聽眾的興趣,主持人在進行內容故事化的技巧,進而能夠通過故事豐富文學作品的情節,通過情節從而將其中所闡述和涉及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形象化和深入化的作用,故事的新穎使得節目具備了特殊化的性質。如果說,廣播文學類的節目進行創新性的制作,就要充分考慮到創新的意義,以及節目制作的內容和能讓聽眾從中獲取的內容要能夠超過他自身閱讀所獲取的內容,同時要能夠深入地探究文學作品之外的知識點和背景內容。避免了單純閱讀的形式,也就避免了枯燥和乏味,使得閱讀能真正地滿足受眾的需求,也讓文學類的節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節目,而更加接地氣,是做給老百姓看的節目內容,更容易被普通大眾所接受并能去欣賞文學作品的魅力。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快餐文化侵占了人們的生活,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快速地發展中似乎忽略了文學的積淀,文化的沉淀,文學作品的重新重視和閱讀。廣播文學類節目的被重視,才能真正地讓更多的人離文學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