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等

中國警察在進行實用射擊訓練

第一作者陳華(右)與國際警察比賽中獲世界冠軍的匈牙利警察西蒙尼進行交流
在突發情況下,面對窮兇極惡的暴力歹徒和恐怖分子,不可避免使用槍支來制止犯罪。既然要在實際任務中用到槍,那么射擊訓練的方式方法也應該貼近實戰的需要。但事實上,我國大多數一線民警的射擊訓練與實戰需要不相匹配,導致在實際執勤中部分警察出現“有槍不敢用”、“開槍打不中”的情形。
我國警察傳統的射擊訓練,一般由基礎訓練、精度射擊和應用射擊這“三步曲”組成。
首先,進行槍支的理論講解和空槍預習等基礎訓練。隨后在規定的距離上對固定的環靶進行精度射擊,這個階段訓練一般要求5分鐘內發射5發彈或3分鐘內發射5發彈,計算命中發數和環數。第三步的射擊則是在精度射擊基礎上設計些動作姿勢,如原地變換姿勢射擊、換彈匣射擊,還有推進射擊(移動到某處位置射擊)等等,但這些射擊都是以打環靶為主,考核標準仍然是計算環數。

本文第二作者李宏與意大利警察在交流比賽中合影

國際警察比賽中,中國隊選手在進行壓彈


國外特種單位進行搜捕訓練,由于事先不清楚搜捕對象及證物會藏在哪里,因此每進入一個房間內都需要搜尋
訓練如此,射擊考核和比賽也基本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然而,這種方式與實戰的需要存在較大差距。
其一,傳統的訓練僅為提高環數(射擊精度),主要檢驗對射擊技術掌握的程度。受訓警員為了提高環數,射擊時按照“右眼睜、左眼閉、木匠吊線看仔細”等訓練口訣進行,但在實戰中一旦需要動用槍支執法,就必須立即使犯罪分子停止其暴力侵害行為,并不像比賽那樣,有充足的時間使警員照口訣按部就班完成射擊動作。
其二,傳統訓練模式通常是固定距離、規定姿勢、規定時間、固定目標,而實戰中的目標不可能固定站立不動,更沒有時間允許射手擺好姿勢仔細瞄準。例如在近距離盤查、房屋搜捕等勤務中遇到需緊急撥槍射擊的情況,要求快、準實施射擊。筆者與一位曾在洛杉磯縣警察局任職的華人警察范昕(輕兵器論壇的著名網友“鄭三炮”)有過相關交流,他認為,訓練出25m距離準確打雞蛋的槍法并無實戰意義,在實際執法中遇上暴力犯罪分子,你打中對方的左眼還是右眼并不重要,只要迅速命中目標使其停止犯罪,能更好地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就達到目的。
所以,要使訓練貼近實戰,勢必改變訓練模式,轉換訓練方法。
目前國內一些警察部門正在改變傳統訓練模式,并參考國外實用射擊比賽,通過設置一些案例場景,讓受訓者對不同距離、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目標,行進間進行射擊,計分方式也從傳統的環數累加改變為擊中有效部位得分,沒有擊中則扣分的考核方法。


國內警察用漆彈訓練中出現的失誤場景,紅圈中的警察誤擊了他背后的隊員,這就是因為缺少類似模擬實戰訓練的經驗,導致在壓力下出現判斷失誤

實戰訓練中“沙灘處突”的場景

在我國舉行的國際警察比賽中,國外警察使用國產NP22手槍進行射擊

國外警察比賽中,射手在場景中按照規劃路線跑至射擊地點,以實施射擊

當然,比賽與實戰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國外實用射擊比賽的創辦人曾直言“實用射擊比賽是在比賽環境下考驗個人應用射擊的技巧和心理抗壓能力”。因此比起傳統的訓練方式,通過實用射擊訓練與比賽,可以訓練警察在心理高度緊張情形下的射擊技術運用能力,效果顯著。
實用射擊比賽通常允許選手事先走一遍賽場,熟悉靶位和場景地形,以規劃自己的戰術路線,進行更科學的戰術配合。通過這樣的演練,可以鍛煉受訓警員處置現場的戰術規劃能力。當然,在實戰中會出現意外情形,犯罪分子不會提前預告,更不會站在你預知的位置供你射擊,所以場景射擊中也通常設置“意外”情形以鍛煉警員的臨場應變能力。
舉個例子。美國一名退役的原“三角洲”突擊隊士官長喬冶·漢德(George E.Hand Ⅳ)曾經在他的文章里提到,某年韓國一支傳說中同“三角洲”一樣的特種部隊到“三角洲”的場地進行訓練,當時漢德負責布置室內目標,他發現韓國特種兵在訓練前必須進屋熟悉內部情況,進行“走場”。于是他故意待其走完場后偷偷移走一個角落里的靶子,然后在一旁觀察韓國特種兵的清房訓練。果然,一名韓國特種兵在沖進房間后迅速向那個已經空空如也的角落連開兩槍。而在“三角洲”部隊的訓練中,參訓隊員在進屋前是不知道室內情況的,他們在進屋后才發現“歹徒”與“人質”的情況。
無獨有偶,筆者也曾在一次公安特警比武的搜索房間科目中,故意把“罪犯”的一件物證——匕首變換了原本位置,其中一隊突擊隊員突入目標房間,將“罪犯”控制住后搜索物證,卻怎么也找不到那把匕首。原本放匕首的桌子被翻了個遍,卻未發現匕首就放在門后。

韓國特種部隊演練中,也會出現應變能力欠缺等問題
以上例子說明,我們的傳統訓練理念缺乏臨場應變能力,而場景射擊訓練的不定性,正可以彌補這一缺點。
所以,在實戰化的訓練中,教官可設置不同類型的案例場景,并且逐步增加難度,讓受訓警員面對場景自己規劃戰術路線。場景中還應設置不同類型的靶標,如同樣是歹徒靶,有些是拿槍的,有些只拿普通棍棒,并有禁止射擊的老百姓靶標,受訓者需在短時間內識別出哪些靶標允許射擊、哪些靶標不允許射擊,從而培養受訓警員臨場應變能力。這樣的場景射擊訓練比起傳統射擊訓練能更有效地培養隊員的戰術意識和觀察能力。
警察射擊訓練不能只考慮“打得準”,忽略了警察在實際執勤中可能面對的突發情況。場景射擊中還需讓警員面對出現槍支故障時,必須迅速排除故障繼續射擊,不像傳統的保姆式訓練那樣,出現故障舉手報告,請教官進行處置。
所以要提高實戰的能力,必須改變傳統訓練模式,不要再糾結于打十環、打遠距離、打正中心,而是要追求在有壓力的環境下的快速反應、準確命中目標。
當然,實戰射擊訓練第一步仍然是射擊基礎訓練,包括理論講解、空槍練習、槍支保養、故障排除、據槍動作等基礎知識和操作技巧。
完成基礎訓練后,開始練習指向性射擊動作,受訓者需在最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地完成握槍、出槍、槍響等一系列動作,不再運用細瞄細扣的射擊動作,而是強調快、準射擊動作。
第三步是場景射擊,通過案例場景設置,受訓者需圍繞著戰術目的和戰術要求,進行戰術規劃。
通過上述逐步深入的訓練,提高受訓警員的獨立作戰、獨立思考、臨場應變、戰術規劃、槍支安全使用、故障排除技巧、戰術意識、隊友配合意識等實戰能力,以適應反恐治安形勢的要求,減少民警在一線執法的傷亡,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并有效制止犯罪。
希望我國警察部門能加強與國外警察交流,引進國外警察訓練的先進理念,并結合我國警察訓練的實際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實戰射擊訓練模式——CPPS(中國警察實用射擊),以賽促訓,推動全體公安民警射擊訓練的實戰化,切實提高實戰能力
編輯/高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