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宇
摘要 ? ?糯玉米是黑龍江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玉米因耐連作,既可以多年生產,也可以作為棚室忌連作作物的換茬作物,糯玉米雙季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生產效益,是棚室鮮食玉米生產的主要方向。本文介紹了黑龍江省糯玉米棚室雙季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棚室選擇、選地選茬、整地施肥、品種選擇、適期播種、種植模式選擇、棚室管理、水分管理、肥分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 ?糯玉米;棚室;雙季;栽培技術;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 ? ?S513.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029-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黑龍江省是我國玉米生產的黃金地帶,糯玉米因其口感黏香,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植物素等,成為黑龍江省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黑龍江省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推動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打造高緯度鮮食玉米主產區。玉米因茬口特性良好,可以作為多種作物的輪作作物,黑龍江省不同地區也開展了棚室鮮食玉米生產與研究,但多為早春玉米與秋菜雙季種植模式。棚室鮮食玉米雙季栽培可實現分別在6月和10月上市,獲得較高收益。本文詳細介紹了黑龍江省糯玉米棚室雙季栽培技術,以期為生產提供指導。
1 ? ?棚室選擇
玉米因植株高大,進行棚室生產時應選擇脊高3.3 m以上、跨度10 m左右的大棚,大棚陰陽面鋼架距地面1 m以下垂直地面不帶弧度。棚長可根據實際需要和操作便宜性確定。大棚南北走向最佳,棚室建在交通便利、距離水源和電源較近的地塊為宜。因需要在早春移栽,應在3月末扣棚,促進土壤增溫、解凍。同時由于采用雙季栽培,為保證第2茬糯玉米養分供應,最好在棚室配有液體肥料施用設備。
2 ? ?選地選茬
優先選擇平坦、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種植,糯玉米對上茬作物要求不嚴格,盡量避免硬茬、瘦茬。
3 ? ?整地施肥
上一年收獲后,及時清除根茬、翻地、耙地,深翻25~30 cm。有機肥與化肥結合作底肥,結合整地施入土壤中。用量為腐熟有機肥50 t/hm2、尿素250~300 kg/hm2、磷酸二銨300~350 kg/hm2、硫酸鉀60~80 kg/hm2、硫酸鋅20 kg/hm2。
4 ? ?品種選擇
選擇出苗至采收期90~100 d的糯玉米或甜糯玉米品種,如彩糯26、都市麗人、桂甜糯525、彩糯10、美玉16等優良品種。
5 ? ?適期播種
采用雙季兩收栽培時,第1茬玉米應于3月中旬在溫室播種育苗,營養土為60%~70%的優質旱田土和30%~40%的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采用直徑10~12 cm、高8 cm以上的營養缽中單粒播種,覆土厚度1~2 cm,播種后覆蓋地膜,并搭小拱棚以利保溫出苗。4月上旬移栽,6月末至7月初采收。第2茬玉米于6月初播種,播種深度3 cm,9月末至10月初采收。
6 ? ?種植模式選擇
采用120 cm的大壟覆膜種植[1],上一年秋季結合整地施肥進行起壟。春季第1茬玉米移栽前7 d覆地膜。壟上種植2行,第1茬壟上移栽時每行均采用3點拐子苗的形式,株距25 cm;第2茬按照第1茬拐子苗的分布情況,破膜播種在第1茬植株中間。
7 ? ?棚室管理
育苗期間要注意保溫保濕,土壤溫度應在12 ℃以上,白天棚內溫度25 ℃左右,高于30 ℃時應適當通風降溫。缺水時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澆透水,盡量減少澆水次數。出苗率達到70%時及時撤掉地膜。移栽前7 d停止澆水,促進根系生長,撤去小拱棚,并進行低溫煉苗,以適應大棚環境條件[2]。移栽前3 d按照株距用打眼器等工具進行大棚壟上打眼。4月10日前完成移栽,一般玉米處于3葉1心至4葉1心。因第1茬玉米因移栽時間早,處于黑龍江省早春低溫時間段,容易遇低溫冷害、凍害,因而移栽后大棚也采用“三膜”栽培,即棚室膜、小拱棚膜、地膜。大棚膜應扣嚴,注意保溫,4月25日前,夜晚蓋上小拱棚膜,在極端低溫時,應采用熏煙等增溫措施,防止幼苗凍傷,溫度回升后,注意通風降溫。采收后割茬要保證茬口不高于5 cm,以確保不影響第2茬玉米生長。
8 ? ?水分管理
應保證2茬玉米關鍵時期的水分供應,確保第1茬移栽、第2茬播種時以及2茬玉米的拔節期、大喇叭口期、灌漿期水分充足。
9 ? ?肥分管理
第1茬玉米移栽時、第2茬玉米播種時,可在定植穴、播種穴底部按每穴用磷酸二銨3~5 g、硫酸鉀3~5 g穴施種肥。第1茬玉米移栽后土壤中養分較為充足,可以視植株情況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灌漿期噴施葉面肥或利用液體施肥裝置施用液體肥料;第1茬玉米割茬后,第2茬玉米拔節期以前可采用追肥器在植株之間追施肥料,追施尿素250~300 kg/hm2、硫酸鉀60 kg/hm2;在第2茬玉米三葉期,噴施磷酸二氫鉀,防止磷肥缺失。
10 ? ?病蟲害防治
本栽培模式下,玉米病害主要為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蟲害主要為蚜蟲。對于已發生玉米絲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植株,應及時拔除并帶離棚室深埋,防止病害蔓延。蚜蟲可以使用50%滅蚜威2 000倍液進行防治,防治時間應在授粉前結束,生育期內藥劑使用次數要控制在2次以內。雙季玉米生育期內均不得使用殘效期在20 d以上的高毒農藥[3]。
11 ? ?適時采收
為保證糯玉米口感、營養價值,應在授粉后25~30 d根據果穗情況分批采收[4]。彩糯26等甜糯玉米,因在1個果穗上有甜玉米和糯玉米2種類型的籽粒,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適當早收(以甜味為主)或晚收(糯性較強,兼有甜度)。2季玉米均可避開大田糯玉米上市時期,可提高種植收益。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時銷售,對于近期無法銷售的玉米,應在采收后24 h以內進行加工處理,保證玉米鮮食的口感和品質。采收后的玉米秸稈可作為青貯飼料。
12 ? ?參考文獻
[1] 李輝.北方糯玉米高產高效栽培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9(15):61-62.
[2] 劉精芳.春棚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20):71-72.
[3] 甄東升,謝穎.鋼架大棚鮮食玉米一年兩熟三季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89.
[4] 徐建方,李玉林,董瑞寧.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0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