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 熊延兵 冉春麗 舒亞
【摘要】地下室占開發項目成本的三分之一,本文對地下室車庫設計的主要方面展開剖析,從布局合理化,功能人性化,成本經濟化三個方面對其設計優化提出相應策略,從而提出切實經濟可行的地下室優化方案,在滿足經濟性原則的前提下,提升項目品質。
【關鍵詞】合理優化;經濟性;提升品質
1、引言
地下室設計通常涵蓋了各個專業工種,不僅涉及建筑、規劃、結構,設備等專業,也同時關系到景觀設計、人防設計等領域。
地下室的建設成本又遠高于其他類型建筑,其土建成本大概占工程總造價的25~30%,同時這些超大地下室的后期維護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如何設計出既經濟合理,又體現項目品質的地下室,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本文從建筑設計的角度,結合地下室優化的設計實踐進行了總結。
2、地下車庫設計理念
該項目地下車庫設計,需要在滿足使用要求、功能合理的前提下,節省成本,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實現布局合理化,功能人性化,綜合成本經濟化是地下室優化的三大目標。
3、地下車庫設計優化策略探討
3.1建筑布局合理
3.1.1確定地庫邊界,合理排布車位
(1)應明確并滿足項目所在地方的相關規定,如地庫邊界退道路與地庫埋深的關系,周邊道路是否有管線穿越,相應進行避讓;周邊需要留出相應尺寸的施工界面等,需充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確定。
(2)在總圖布置單體時,宜結合地下室的車位布置,在滿足住宅單體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兼顧地下室車位布置的經濟合理性,避免由于樓間距不合適造成地庫面積的浪費。
3.1.2合理確定地庫標高
(1)明確周邊場地及道路標高,以此作為場地設計及地庫頂板標高確定的基礎。盡量減少土方開挖,適當提高地庫頂板標高,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結合結構找坡,既減少土方成本,又可改善場地的排水效果。
(2)如遇地勢有高差,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半地下室,不僅減少土方量,減低設備成本,同時形成自然采光通風,提升項目品質。
3.1.3合理確定車庫布局以及人車流線的設計
車庫的布置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庫后期是否便于使用及后期維護。
合理確定車庫平面布局以及相應組織人車流線是地下室設計優化的基礎。一般地庫分為坡道區域,停車區域,大堂入口及過渡區域以及設備房區域,因此需要對這幾大區域進行有機的梳理與排布。
3.1.4合理確定坡道出入口
坡道出入口的設置原則,首先應避免設置與城市主干道附近,避免給城市交通造成壓力,宜盡量靠近城市次干道。車庫出入口的數量根據《車庫建筑設計規范》中表4.2.6條加以確定,其位置宜分散布置,同時應兼顧后期管理的便利性。
3.2品質提升策略
3.2.1防水設計優化
(1)提升結構自防水性能。在實際工程中應以預防為主,首先結構主體的自防水應是第一道主要防線,嚴格控制結構主體施工質量,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或地下室埋深大于10米時,混凝土等級采用P8。
(2)合理選擇防水材料及施工工藝,充分發揮材料的特性。卷材鋪貼合理,除底板外,應盡量采用滿粘法,施工完畢后上部鋪設水泥砂漿保護層;對重點部位,如外墻防水層應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
3.2.2地庫門廳優化設計
在地庫大堂設計中,宜結合平面布置適當設置采光庭院,從而減少地下空間的昏暗壓抑的感覺,采光庭院中適當布置景觀小品,既能實現自然采光通風,提升空間品質,同時減少機械通風,節約成本。
在門廳空間中,宜將墻面、地面、頂棚的材質進行提升,并相應增設引導區局部裝飾,提高照明照度,增加空間的昭示性,形成地庫空間的視覺焦點。
3.2.3 BIM設計優化
通過BIM技術,對地庫的管線進行合理排布,可減少因管線設置不合理而引起局部層高降低,同時也可通過管線空間的合理布置,節省管線高度,從而減少地下室土方量,提升經濟效益。
3.3綜合成本經濟化
3.3.1柱網布置優化
柱網每增加0.1M,一個柱跨的面積會增加約1.6m2,而對于幾萬方的地下室來說,可以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由此可見合理確定柱網的重要性。
較為經濟的柱網為7.9MX7.9M。如指標控制嚴格,可將結構柱調整為550X650,則柱網尺寸可調整為7850X7850,此為經濟型柱網的極限值。兼顧使用便利性及項目品質,可將其提升至8000~8100mm。
3.3.2車位布置優化
(1)前期方案設計優化。在總圖布置及確定地下室邊界時,即應考慮車位布置的相關要素,避免出現單車道、被動利用塔樓下方空間,支護間距預留不足導致車位浪費等問題,同時地下室外輪廓宜盡量規整。
(2)中期深化設計中合理組織車行流線,優化布置。車位布置宜分組,在滿足規范50輛車/組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豎向通道數量,小型地庫采用魚骨型布置最為經濟;與設備房、塔樓交界處,宜結合單排車位的尺寸適當調整柱網,避免空間浪費等。
3.3.3地下層高的設計優化
在地庫的剖面設計中,結合BIM軟件,通過對結構梁,設備管線的精心排布,實現滿足凈高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地庫層高,從而降低成本。
以柱網8米的地下室剖面為例,柱網按8米,地庫層高按負一層3900mm,負二層3700mm考慮(含建筑面層);梁高按負一層900mm,負二層700mm;地庫面層按100mm考慮;主要設備管線設于車位上方車尾處(含主要風管,噴淋主管及電纜橋架的等);設備管線貼梁底安裝,并考慮30~50mm面層厚度,按上述處理措施,車位處凈高可達到2400mm,滿足常規地庫的使用要求。
車道上方盡量不設或少設各設備管線(少量噴淋主管及電纜橋架等,不宜設置風管主管及支管);風管主管穿越車道時,應采取局部上翻,盡量不影響其車道凈高;按上述處理措施,車道處可達到凈高2600mm。
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住宅建筑的地下室設計將越來越精細化,只有對各方面綜合考慮,合理確定,才能獲得良好的設計效果,實現良好的綜合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壽震華.如何使車庫設計經濟一些[J].建筑設計,2006(6).
[2]JGJ100-2015.車庫建筑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