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進軍



摘要 ? ?為篩選出適合西吉縣大面積推廣的優良胡麻新品種,進行了胡麻新品種引進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引進的4個胡麻品種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固亞8號產量均高于對照寧亞17號,其中寧亞19號與寧亞21號產量相同,均為2 240.91 kg/hm2;寧亞20號與固亞8號產量相同,均為2 204.55 kg/hm2;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固亞8號較對照寧亞17號分別增產11.54%、9.73%、11.54%、9.73%,適宜在西吉縣種植,可代替寧亞17號品種大面積推廣。
關鍵詞 ? ?胡麻;品種;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63.9.0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043-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胡麻秸稈可用于造紙生產、亞麻生產;油渣可用于培肥地力;胡麻油籽含油率高;胡麻油品質好、口感好、油清純、用途廣、價值高,是理想的食用油。因此,引進和推廣優良的胡麻新品種,對發展西吉縣特色油料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有積極的現實意義[1-2]。
為進一步篩選出適合西吉縣的優良胡麻新品種,開展了胡麻新品種引進比較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馬建鄉臺子村鎖岔組一農戶的責任田,年平均氣溫5.8 ℃,≥10 ℃的活動積溫2 183.7 ℃,年降水量400 mm,無霜期140 d,海拔1 916 m。前茬為冬小麥,土質黃壤土。基礎地力:有機質12.58 g/kg,全鹽0.23 g/kg,堿解氮46.02 mg/kg,土壤全氮0.84 mg/kg,速效鉀209.05 mg/kg,有效磷14.17 mg/kg,pH值8.66。
1.2 ? ?供試材料
參試胡麻品種共5個,分別為固亞8號、寧亞20號、寧亞19號、寧亞21號、寧亞17號,均來源于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
供試地膜:聚乙烯吹塑農用地膜,厚度為0.01 mm、幅寬為40 cm,由甘肅天水福雨塑料廠生產。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寧亞17號作對照(CK)。3次重復,采取隨機排列[3-4],小區面積為22 m2(5.0 m×4.4 m)。
1.4 ? ?試驗實施
冬小麥收獲后,及時進行深耕,深度25~35 cm,曬田1次,覆膜前適期淺耕、及時收耱合墑,并適時進行秋覆膜。覆膜前施用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銨450 kg/hm2、普磷750 kg/hm2,人工覆膜。
每小區4壟16行,行距27.5 cm,株(穴)距12 cm,每行41.7穴,每穴留苗12株,每行種植500.4株,每小區種8 006.4株,折合保苗363.9萬株/hm2。排距70 cm、區距50 cm,四周設保護行[5-6]。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育期
由表1可知,胡麻參試新品種寧亞19號、寧亞20號和固亞8號的生育期較對照寧亞17號(CK)均縮短4 d,寧亞21號與對照寧亞17號(CK)生育期相同。由此說明,參試的胡麻新品種后期成熟一致、落黃好,無貪青晚熟現象。
2.2 ? ?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寧亞19號、寧亞20號和寧亞21號的株高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CK)高2.5、1.3、1.0 cm;固亞8號較對照寧亞17號(CK)低0.1 cm。有效分莖數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和固亞8號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CK)少0.4、0.5、0.3、0.1個。工藝長度除固亞8號較對照寧亞17號(CK)短0.7 cm外,其余品種較對照寧亞17號(CK)分別長3.4、2.5、2.2 cm。有效分枝數寧亞20號與對照寧亞17號(CK)相同,寧亞19號、寧亞21號和固選8號品種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CK)多0.4、0.4、0.1個。單株生產力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和固亞8號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CK)高0.05、0.12、0.04、0.04 g。從以上農藝性狀可以看出,參試胡麻品種的農藝性狀除主莖分枝少外,其余各項均優于對照品種寧亞17號(CK),尤其是工藝長度和有效分枝數優于對照品種寧亞17號(CK),說明其工藝長度好,可提高胡麻生產的附加值,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7-8]。
2.3 ? ?經濟性狀
由表3可知,單株蒴果數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和固亞8號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CK)多1.4、5.2、2.6、3.8個。
2.4 ? ?產量
由表4可知,產量最高的是寧亞19號和寧亞21號,兩者均為2 240.91 kg/hm2,較對照增產231.82 kg/hm2,增幅11.54%;其次是寧亞20號和固亞8號,兩者產量均為2 204.55 kg/hm2,較對照寧亞17號(CK)增產195.46 kg/hm2,增幅9.73%。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引進的4個胡麻品種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和固亞8號產量均高于對照寧亞17號,分別為2 240.91、2 204.55、2 240.91、2 204.55 kg/hm2,分別較對照寧亞17號增產11.54%、9.73%、11.54%、9.73%。引進的寧亞19號、寧亞20號、寧亞21號和固亞8號均表現良好,其產量高、生長勢強、生長整齊一致、豐產性好、抗逆性較強,可以在西吉縣大面積推廣。
4 ? ?參考文獻
[1] 趙玉鳳,宋繼昌.互助縣胡麻新品種引進及區域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19):49-50.
[2] 馬立曉,王樹彥,王卓,等.國內外胡麻品種農藝性狀及其品質評價[J].北方農業學報,2017,45(3):19-22.
[3] 張英,李杰,邢虎成,等.洞庭湖區冬季亞麻品種篩選[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12):61-64.
[4] 潘遠存,李永勇,蘇移,等.環縣旱地胡麻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7):57-58.
[5] 李鳳榮,李愛榮,劉棟,等.胡麻抗旱品種篩選試驗及分析評價[J].現代農村科技,2015(8):56-57.
[6] 杜世坤,李貴玲.10個胡麻品種(系)在景泰縣對比試驗初報[J].甘肅農業科技,2015(2):40-41.
[7] 趙建剛,高俊山,王占賢,等.胡麻品種比較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3):48-49.
[8] 王占賢,高俊山,呂忠誠,等.鄂爾多斯地區胡麻品種篩選試驗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