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娜
在電子商務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我國進出口貿易不斷的擴大,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也呈現了多元化的需求形勢。在這個發展的浪潮中,貿易主體為了能夠更好的搶占市場份額,降低貿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必然會結合自身的貿易特點,在互聯網+的模式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目前中小企業國際商務情況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引言
為適應國際商務的發展趨勢,拓展國際市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契機。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上的發展還存在自身的弊病,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修正,制定更為適合的企業經營戰略。
二、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商務發展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我國的網絡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的速度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些條件的支持下,我國也具備了大范圍開展國家商務的基本條件,很多中小企業也在這樣額對外貿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但是,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發達國家比我們起步早很多,且我們的風險觀念與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更多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還局限在客戶服務、員工培訓、企業庫營銷等方面,在市場開拓和經驗的累積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但不管怎樣,中國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市場還有這巨大的潛在市場有待開發,這樣是在互聯網+的模式下發展的前提。
三、互聯網+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商務運作常見問題分析
(一)國際貿易的創新度低,缺乏創新策略和思維
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戰略規劃一般只能關注到眼前的利益,所以在進行國家商務活動和營銷活動上對市場的認識度就相對較差,往往依賴于傳統的發展模式,缺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應用新手段和新方法來實現企業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有些企業的管理層對創新理念的認可度也不是很高,模仿往往成了較為常見的手段和方法。
(二)缺乏國際商務的專業性人才
重視人才的發展是一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雖然我國現在大力發展互聯網建設,本年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數量龐大,但是這些畢業生真正接觸國際商務的實質工作的并不是很多。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限制,很多企業對內部人員都缺乏專業化的培訓,很難實現人才推動企業發展的局面。另外,從控制成本的角度出發,很多企業都不能實現引用國際上可用且成熟的專業人才的情況。
(三)信息化水平低,基礎設施薄弱
有些中小企業對國際商務的認識不足,不愿意在信息化方面做投資,很多企業的基礎設置不能支持自己發展國際電子商務體系,這樣的基礎設置建設在國際貿易上先天上便失去了競爭優勢。另外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信息化手段應用程度在國際市場上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信息化硬件條件的支持很難達到一流的商業運營效果。
四、互聯網+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商務策略應用
(一)提高對國際商務的認識和理解
中小企業的決策者應充分認識到開展國際商務的必要性,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不能對國際貿易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發布信息和網站的建設上,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對自身結構進行調整,改變管理模式,保證經營戰略實施的有效性。
(二)加快創新思維的應用
在互聯網+模式下,創新思維的全面應用是中小企業發展國際商務的基礎。傳統的經營模式固然有一定的經驗的積累,但是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大形勢中,只有不斷創新發展思維才能融入全球化的發展潮流中。當然在此過程中也需要企業借鑒國外企業成功的創新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完成本公司的創新改善,讓創新思維成為推動中小企業在國家商務中發展的動力。
(三)引進或培養專業的國際商務人才
任何好的企業經營戰略都需要適合的人才操作才能達到既定的效果,若想建設一個有創新力和執行力的團隊首先要對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國際商務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培訓,在驗收的階段人力資源部門需要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獎勵機制,用此來提升內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其次在專業人才引進方面,中小企業也應該注重團隊新鮮力量的作用,例如,在高校聘請國際商務方面的理論專家,在國外企業有著多年經驗的實干專家等。內部和外部的人才會為中小企業互聯網模式下的國際商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系統。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國際商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突破的方向,在激烈的商戰中,只能利用創新的經營方式,才能實現降低銷售成本,縮短營銷渠道,提升銷售利潤,最終擴大自身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目的。當然,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還需要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摒棄傳統經營理念給企業帶來的經驗主義和保守主義,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利用創新思維為企業的國際化商業戰爭實現更多開疆擴土的可能。(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國際商務專業2017級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