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

摘 要:學生組織作為高校的學生的主要活動形式,在各項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學生基本素質的變化,對學生組織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學生組織能否發揮好,對學校的管理,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教育教學一體化育人工作,對學生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學生組織;一體化
一 學生組織的特點及存在的理論基礎
學生組織是學生自愿組成的,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群眾組織,其特點為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指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大學生參加各類學生組織,可以滿足學生自我歸屬的需要、人際交往的需要、娛樂身心的需要,符合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為更高層次的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提供基礎與保障。
二 我院主要學生組織介紹
我院主要學生組織有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校園文明督查隊、各類學生社團等。其中前三者多為學校牽頭組建,活動也是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學生社團相對在組織力、凝聚力上較弱些。
根據《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構建黨領導下的 “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益團委為核心和樞紐,以學生會組織為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主體組織,以學生社團和相關學生組織作為外圍延伸手臂。為此,我院團委理清團學組織架構,設定一線到底的組織格局。
三 我院學生組織在一體化育人中發揮的作用
(一)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的主體
校園文化活動是文化育人的主要載體,我院的品牌活動如迎新晚會、一二、九合唱比賽、校園十佳歌手比賽、社團巡禮晚會活動的開展,多是由學生會、各類社團在籌備節目,組織彩排,演出等。
(二)教育工作的有效補充
學生組織中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社團,如汽車、建藝學院由退伍軍人組成的迷彩先鋒社,在學院的職業素養課程中承擔了部分學生的軍訓任務;學院的心理協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導下,對我院心理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輔助作用。
(三)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院團委、各二級學院團學干部實行值班制度,該制度有效減輕了各部門的事務性工作,院團委目前對口校務部、教務部對應團委組織部、學習部的學生干部值班,得到部門老師的認可,對學生來說,學生提前進入職場,感受職場氛圍,對以后工作幫助很大。
(四)能夠提高我院學生的職業能力、社會能力
職業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工作成效。國際學院成立的力美健美操隊,航旅學院成立玖舞團、尚美禮儀隊,這些團體都是以專業為依托,有效的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該類社團走出學校,接觸社會、融入行業,既能展示自我,又能加強專業認同和提升職業道德素養等社會能力。
四 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一)各院系學生組織發展不平衡,開展工作作用發揮不同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二級學院團學組織人數占院系總人數比例從5.4%到18.7%,相差近4倍,同時院系的學生干部在能力、素質上各有不同。能力強的學生干部直接可以單獨承辦活動,能力弱的學生干部卻需要老師全程跟蹤。二級學院的社團發展同樣不均衡。
院團委、各二級學院之間加強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團委制定相對科學合理的指導性意見、二級學院配備能力強且穩定的團學負責人。
(二)社團組織性不強,性質單一,理論型社團較少
社團是興趣組織,專科層次的學生興趣多在玩而非學,如能增強學的能力,組建更多有專業背景的社團,將會對我院的學風提升有很大幫助。解決辦法為二級學院加強這方面的引導,配備專業的老師,適當的計入工作量。
參考文獻:
[1]二級學院管理模式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創新[J]. 管理要.?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10)
[2]新形勢下教師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 李發榮.?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