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幼兒教師隊伍的穩定和素質的高低是制約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與質量的關鍵。因此,要依據幼兒園教師編制標準逐步為農村幼兒園配齊教師,并努力通過錄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使幼兒教師成為受人尊重并有吸引力的職業,盡量避免因教師頻繁流動而造成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幼師;盈利;驅動;教育
近幾年來,在各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村學前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各個鄉鎮都新建或改建了一所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的興辦成為了各鄉鎮學前教育的排頭雁和領跑者,大大推動了農村學期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學期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農村學前教育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發展態勢。農村學前教育學前三年入園率的提升、辦園條件的改善,保教保育質量的提高,總的來說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幼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造成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表現為:
一是:有些鄉鎮政府和領導對學前教育認識不清,只關注公辦園。目前農村學前教育的主陣地還是民辦幼兒園,就我所在的鄉鎮而言2017年下學期在園幼兒1138人,而公辦幼兒園只有142人,將近六分之一的比例。其他六分之五都在民辦園就讀,無論民辦園的幼師還有其他工作人員,幾乎看不到當地黨政對他們辦園辦學的扶持,當地政府幾乎也放棄了對民辦學前教育的統籌和管理責任。沒有把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幼兒園完全推向市場,學前教育失去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呈現混亂無序狀態,幼師的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幼教事業成了廣大幼師養家糊口沒辦法的選擇。
二是:廣大民辦幼兒園的園主,辦園以盈利為目的,無法滿足幼師的權益,幼師待遇偏低。因為幼師都是臨聘人員基本上都沒有購買養老保險金,而且工資都是按實際工作時間發放。我所熟悉的:幼師月工資在1800—2200元,而且半期基本上是按四個半月發放。一個幼師一個學期下來工資福利大概也不足一萬元。試想想一個飯都沒吃飽的人怎么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
三是:同樣是受利益驅動幼兒園的園主在招聘幼師時幼師的結構不合理,編制緊,配備不足。因為幼兒教師沒有編制,配備時園主隨意性強,“多一個菩薩多路香”。多數幼兒園沒有達國家規定的農村幼兒園每班配備1.5-2名教師的最低要求,一班一師現象嚴重,導致教師負擔過重,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兒童特點和教育規律,影響了保教質量的提高,俗話說“一雙手只能捉一條魚”就是這個道理。既要管保育又要管保教忙里忙外團團轉轉。一天到晚不能落座,又怎能不倦怠!
四是:目前的體制現狀制約著他們的積極性。因為是民辦性質所以也就沒有編制,也無法列入中小學教師序列進行管理,使得她們在工資待遇、進修培訓、繼續教育、評優獎懲、職稱評聘等方面存在差距,無法獲得相應的權益,嚴重影響著她們工作積極性的發揮。他們干的是教師的事享受的是臨時工的待遇,幼兒教師身份不確定。
五是:地處農村,服務于農村和農民。農民經濟收入偏低,農村家長隔代教育現象嚴重,文化層次低,教育觀念落后,不重視幼兒教育。農村多數家庭以務農為主,農民的經濟收入并不高,農村家長更多的是重視幼兒身體上的健康,而忽視了幼兒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健康;或重智力的培養,輕各種能力的培養。幼師的教學活動只能是忙乎于教教寫寫,費力不討好。
下面談一點個人建議:
《教育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學前教育的地位和發展的具體目標,同時也更加明確了政府對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與使命,特別提出了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特殊措施,要求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將幼兒園作為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可以說,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前提已具備。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政策,做明白人爭取當地黨政的重視。促使政府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更好地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其次,目前民間投資辦學主要以營利為目的,而民辦幼兒園幼師的基本命脈又掌控在那些園主的手中。園主們也有他們的艱難。農村人口居住分散且經濟承受能力有限,農村民辦園獲利不大,單純依靠園主的力量來提高幼師們的待遇可能性極小;個人認為只能以政府投入為主來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政府不斷鞏固并擴大公辦幼兒園的比例和規模,通過不斷的發展讓公辦取代民辦,優勝劣汰辦好辦優少數民辦園。
再次,建設一支以公辦教師為主的農村幼兒教師隊伍,逐漸招聘幼師或進行勞務派遣解決幼師的后顧之憂。幼兒教師隊伍的穩定和素質的高低是制約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與質量的關鍵。因此,要依據幼兒園教師編制標準逐步為農村幼兒園配齊教師,并努力通過錄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使幼兒教師成為受人尊重并有吸引力的職業,盡量避免因教師頻繁流動而造成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谷青. 初探幼教的職業倦怠原因及其對策[J]. 祖國:教育版, 2012(10):102-102.
[2]李旭玲. 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初探[J]. 校園英語, 2015(3):103-103.